本报讯 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将家传百余年的手工艺珍宝捐献给博物馆,却不得不面临手艺无人接班的尴尬。昨天,家住王店镇人民街的98岁居民朱蔚文小心翼翼地从床底下拿出硬纸板包好的一叠灯彩。这些灯彩虽是纸制品,而在老人心目中却是无价之宝。
两年打造4枚“邮票”
慢慢展开硬纸板,4枚巨型“邮票”出现在记者眼前,这组主题为皮影戏人物的灯彩构图栩栩如生。老人告诉记者,这4枚“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邮票”看似平常,他却花了两年时间打造,票面上齿印和面值清晰可见。皮影戏人物是读美术专业的孙子帮忙描绘的。他用空心支钻在薄如蝉翼的宣纸上钻孔,光洁的纸面上顿时布满不计其数的小孔。“糊在灯上,光线会透过小孔照射出来,皮影戏人物也会更加好看,这就是我们王店镇的特色灯彩。”老人说。
几十年来,老人亲手制作的灯彩只有这几枚“邮票”,因为这实在是一门既考验功夫、又考验耐性的技术活。尤其在纸上钻孔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稍有走神孔就歪了,一幅灯彩也就毁了。“有时候一天只能钻几个小孔,没耐心可不成啊。”老人回忆当年制作灯彩的过程,依然十分感慨。
绝版“火凉伞”
珍藏于博物馆
早就听说老人家传一顶由18幅灯彩组成的“火凉伞”,记者却无缘见到,因为这件工艺品早在十多年前就让老人捐献给了海盐县博物馆的“泥香室”。原来老人的长子在海盐工作,海盐县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得知他家藏有灯彩后如获至宝,经老人同意,这顶绝版的“火凉伞”珍藏在县博物馆民间工艺品展览室,供游客参观鉴赏。从相片上可以看出,整顶“火凉伞”可以围成一盏巨大的六角形宫灯。18幅灯彩各有各的传说,图案包括“二十四孝”、“闻鸡起舞”、“司马破缸”等民间故事。 “火凉伞”出自老人父亲之手,已有100多年历史。
家传手艺无人接掌
98岁的老人如今每天以种花、写字为乐,却再也没碰过灯彩。他说自己毕竟年事已高,不可能再有精力去钻研更多新奇的产品。留下来的两幅父亲制作的灯彩因为年代久远而略有破损,但图案却清晰得好像昨天刚刚制作完毕。老人的女儿对记者说,这两幅灯彩和那4枚“邮票”将作为他们的传家宝一代代珍藏下去。
让老人感到十分遗憾的是,这门家传的手艺恐怕已经找不到接掌者了。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把时间用在无利可图的民间工艺品制作上,后代只能从博物馆或相片上领略一番前辈民间艺人呕心沥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