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紧固件博览采购中心,海盐国际紧固件五金城于今年8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无论是进驻的商户,还是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采购商都对其寄予了厚望。然而,热闹开业之后,这个紧固件采购中心却一下子出乎意料地“冷却”了下来,一期900间的商铺每天开门的只有寥寥百来间。有商家向记者抱怨:采购中心的形成并没有给他们带去实际的商机。
开业才3个月,紧固件五金城却呈现出了萧条状,这是否正常?当初开发商“兴旺一个市场,带动一个产业,推动全行业的发展”这一美好愿望能否实现……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只有零星商铺开门
昨天上午9点左右,记者来到了位于盐北路的海盐国际紧固件五金城。走进五金城,记者发现几百间商铺中大部分已经挂上招牌,从招牌上来看,大都是温州、宁波和海盐本地的企业。
然而,在这些商铺中,卷帘门紧闭的却远远超过了开门营业的。记者在五金城里面绕了一圈,粗略一数,只有不到100间商铺开着门,而其中还包括把卷帘门拉到半当中的商铺。
走在五金城里面,记者感觉到周围都非常安静,只有几间正在装修的商铺会发出一些声音。记者看到,开门营业的商铺里,只有一两个工作人员正埋头做事,鲜有上门的顾客。
市场成熟需要时间
在开门的这些商户里,记者随机挑选了几家进行采访。宁波恒辉螺纹工具有限公司海盐经营部的经理石飞君告诉记者,当初总公司派她到海盐并且进驻到五金城,是希望通过这个采购中心,发展更多海盐当地的客户。“可是开业到现在,我们接到的订单都还是通过总公司谈的,或者由原来的客户介绍的,并不是因为这个采购中心而接到的。”石经理直言,“我们在这里做零售的,相对而言比较需要人气,如果商铺都不开门,来这边的客户自然不会多,客户不多,开门的商户就更少了。”
海盐达美意标准件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叶倩影则坦言:“现在如果单靠五金城的话,那是会‘饿死’的。”叶倩影说,他们公司的订单以出口为主,每笔生意从十几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公司希望通过五金城扩大客源,但是现在并没有实现,感觉这个采购中心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好,我觉得非常可惜。”不过叶总非常乐观:“一个市场的成熟总需要一些时间的,或许过几年就会好起来的。”
继续招商鼓励创新
在海盐县政府驻五金城联络工作组,记者了解到,海盐国际紧固件五金城一期900间商铺中,售出和租掉的商铺总共有700多间,正式开张营业的有380间左右,而每天开门的只有100间左右。工作组成员张浩良告诉记者,就政府而言,接下来将对五金城加强调研工作,继续招商,而且还要加强宣传工作,并且提供一些优惠措施。
“前段时间,五金城已经和阿里巴巴网站签约,为进驻五金城的企业和企业产品开拓了一个网络平台。另外,开发商还举行了座谈会,鼓励已经入驻五金城但却还没开业的企业尽早开业。”张浩良说,这些都是五金城在经营方面的创新。
行业协会
期待企业稳定
针对商户们反映的问题,记者咨询了浙江省紧固件行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徐德仁。“由于去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以及今年年初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紧固件的反倾销,使得紧固件的国外需求下降。今年到目前为止,整个嘉兴的紧固件出口同比下降了50%。”徐副会长介绍说,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大型的紧固件企业主动出击,把重心放在了国外市场。“这个时候在五金城开一个门市部,反倒是负担。现在在五金城开门营业的,大多是中小型企业,都是一些无力开辟国外市场的企业。”
另外,徐德仁认为,紧固件和其他商品不一样,所以五金城和其他市场相比也有其特殊性。他们当初对紧固件五金城的定位就是——接单和下单的商务中心,它的建立将提高海盐紧固件的档次和知名度。“根据这个月的出口情况,可以看出紧固件产业正在回升,慢慢走出低谷。我预期明年肯定会达到正增长。”徐德仁说,只要这些大型企业稳定了,他们自然而然会重视在紧固件五金城的经营。“一些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紧固件五金城的成熟的确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将尽量把这个过程缩短为3到5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