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5日,一起标的100余万元,涉及浙苏两省和多种法律关系的经济与继承纠纷在一天时间内得到解决。
新塍镇新庄村人王某与妻子在江苏盛泽经营坯布生意。去年11月下旬,王某因病突然死亡。由于王某匆匆离开人世却没有向家人交代业务往来和债务情况,造成一些账目无法查实,留下应收、应付款近300万元。至今年8月,王某的姐夫代收了部分应收款,代偿了部分应付款。然而,王某的一些家属认为王某的姐夫代收款账目不清,财产分配不明而心生不满,且由于无法还清欠债,致使债主常常向王某家催讨,矛盾逐步升级。
今年10月,与王某有生意往来的3名江苏籍债权人向盛泽镇司法所申请司法调解。盛泽镇司法所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秀洲区司法局新塍司法所参与联合调解。新塍司法所接到邀请后,经与盛泽镇司法所协调和精心准备,于11月25日上午通知了王某的妻子、儿子、母亲、姐夫、债主等前来接受调解。调解人员让当事人心平气和地逐条核对王某生前所留债权债务明细。核对无误后,王某家属支付了3名债主欠款共计50余万元,剩余50余万元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为彻底解决纠纷,当天下午,新塍司法所又展开遗产分配调解工作。调解人员向各当事人宣传讲解了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对遗产进行依法分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50余万元里,妻子得到25万余元;将已故王某应得部分的25万余元作为遗产处理,考虑到王某母亲年老体弱,继承10万元,剩余的15万余元则由妻儿各继承50%。
“此案跨地区,矛盾纠纷又错综复杂,能够顺利解决,得益于秀洲区建立的接边联调工作机制。”新塍司法所所长叶天林说道。“通过召开联调会议,探讨毗邻接边地区的联调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联合排查机制,对跨区域的社会热点与难点矛盾纠纷采取措施、提前介入,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是接边联调工作机制中的重要措施。”区司法局副局长朱其荣介绍说。
自2006年秀洲区建立王江泾—盛泽接边联调组织后,又于今年初建立了洪合—濮院接边联调组织,与上述两镇相邻的新塍镇、王店镇、油车港镇也加入其中,从而形成了全区性的接边大联调格局,有效解决了接边地区纠纷“踢皮球”的现象,维护了浙苏两省边界以及秀洲区与我市其他区、县的和谐稳定。今年初以来,已有84起跨地区矛盾纠纷得到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