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80后,有知识、有热情、有梦想。离开学校从城市到农村后,一些大学生村官感觉到了当村官的成就感,但也有人不时流露出无奈的神情。记者在连日来的调查采访中了解到,秀洲大学生村官成长道路上有三盼。
一盼:
提高待遇解除后顾之忧
“在农村工作几年,你目前最关心解决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哪个问题?”在此次调查采访过程中,很多大学生村官认为现在收入水平低,选择提高工资待遇的占40%。
“现在第一批、第二批大学生村官不少都到了适婚年龄,结婚后,就需要养活一个家庭,适当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已成为保证我们安心工作的必要前提。”大学生村官小甜告诉记者。因为感觉当村官的收入太少,一名25岁的大学生村官直言不讳地表示,合同到期后他不愿意留下来。“考公务员,考不上就另谋出路。”他告诉记者。大学生村官纷纷提出,待遇应更合理些,能不能争取达到或者接近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只有解除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更好地工作。
二盼:
融入农村干事创业
“很多时候你充满激情,但工作的时候就会发现根本使不上劲,大学里学的东西没用上。”谈到自己在村里发挥的作用,王江泾镇一名大学生村官如此说道。他告诉记者,到村里后干得最多的是打打字、写写报告、送送材料等琐碎事,在参加村里的两委会议时,也只是听听,很少发言。
在融入农村的过程中,大部分大学生村官都经历了思想波动和心理调适的过程。那么,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度又如何?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的工作“不是很重要”或“根本不重要,有或没有都无所谓”的大学生村官共有32人,占53%。
“尽管我们农村工作经验还不足,但希望自己不仅只是助理、秘书,更能成为提高村办公效率、开拓工作思路的一分子。”采访中不少大学生村官表示,希望村领导能够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多压担子、多交任务,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
三盼:
建立激励机制唯才是举
“你对当大学生村官最大的顾虑是什么?”在这一问题中,选择能否正常流动、晋升的大学生村官占90%,显然用得好才能留得住大学生村官的心,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不妨在大学生村官这个现成的试验田里大胆作尝试,非得让大学生村官都去挤考公务员这一独木桥吗?那3年基层工作的优势又体现在哪里呢?”一名大学村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是否可以增加定向面向大学生村官选拔公务员的名额,或者有关部门、镇、村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让大学生村官真正成为村班子成员。”调查中超过80%的大学生村官希望政府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唯才是举、用其所长,能够为他们干事创业、成长成才开辟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