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省农博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我市南湖菱、三珍斋牛肚等特色农产品人气很旺,几乎脱销。昨天下午记者从嘉善农经部门获悉,嘉善碧云花园的“碧云葡萄”成了此次农博会上一颗耀眼的“新星”,不仅热卖,而且还捧回了省农博会金奖。“嘉善葡萄产业这几年发展很快,竞争也相当激烈,碧云花园在初冬还能卖葡萄,说明延长销售时间、错时经营对提升产业有很好的效果。”嘉善农经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技术创新免“暗战”
据了解,前来参加省农博会的杭州市民对“碧云”葡萄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最初以为这些葡萄是经过冷藏处理的,最后等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后便纷纷掏钱购买。昨天下午,记者在碧云花园葡萄基地内看到了葡萄挂满枝头的情景。“我们这次带去的葡萄并不多,主要是为了尝试一下,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我们更有信心了。”嘉善碧云花园有限公司董事长潘菊明说。
“我们之所以花大力气培育晚熟品种,主要是为了避免‘暗战’,因为现在嘉善的葡萄种植规模发展得相当快,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从各个葡萄基地打出的各种牌子就可以看出来,除了‘碧云’葡萄,还有‘洪家滩’葡萄、‘小蜜蜂’葡萄等。”潘菊明说,全县有十多个葡萄品牌,因此要想出成绩,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
实际上,从今年夏天举行的各种葡萄推介会也可以看出端倪,大云镇在7月11日举行首届碧云葡萄节后,先后有罗星街道的小蜜蜂葡萄推介会和天凝镇的洪溪葡萄宣传推介会,热闹之下其实“暗潮”涌动。为此,碧云花园对葡萄品种进行了调整,合理搭配早、中、晚三大品种,并通过采用新的栽培模式来提早或延迟葡萄供应。
成为嘉善第五色?
据了解,嘉善葡萄种植面积在2004年时只有600多亩,如今已增加到3800多亩。目前,嘉善已经形成了以大棚设施栽培为主的绿色产业带、以食用菌为主的白色产业带、以淡水养殖为主的蓝色产业带以及以鲜切花为主的彩色产业带,葡萄种植能否再为嘉善农业添一色?碧云花园捧回的省农博会金奖显然提振了这种信心。
“我们现在在市场上能看到的本土葡萄,主要是集中在夏季供应,实际上它们的成熟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经过试验,完全可以从7月初供应到现在。”潘菊明说,嘉善葡萄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寻找各自的优势突破口,“错时”产出,才能延长销售时间,扩大葡萄品牌的影响力。
此前,一位来自上海的采购商曾这样告诉记者,嘉善一些农户的葡萄销售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依托合作社,但实际问题还很多,比如葡萄销售时间相对集中。另外,有识之士也指出,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嘉善葡萄只有深加工才能更好地解决销售问题。
可喜的是,记者从嘉善农经部门获悉,有关方面已经开始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根据有关文件,今后3年,嘉善县将计划建设5大精品农业产业区和80个精品农业示范点。可以相信,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葡萄或许真的可以成为嘉善的“第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