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曹桥街道野马村王家墙小组的村民王根祥一直用深度处理过的地面水煮饭。“之前听说停止开采地下水,还担心会不习惯,但用上之后觉得和以前差别不大。”王根祥说。如今,在曹桥街道,不仅愚桥村、勤安村、石龙村、曹桥村等一些中心村通了深度处理地面水,就连野马村这样较偏僻的村也通上了。据统计,整个曹桥街道已有5200多户农户成为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直接受益者,这完全得益于曹桥街道编织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网络。
2010年底,太湖流域范围内的地下水将全面禁采。为此,近年来,我市积极出台政策应对这一问题。曹桥街道结合自身实际,率先启动了二级自来水管网建设。管网建设过程中,曹桥街道在市水务集团的支持下,用1年时间,完成了6个半村的自来水供水切换,停封了4口半深井。据统计,共投入资金880万元,完成了整个街道47.845平方公里的二级管网建设,满足了全街道每年近250多万吨的用水量。
为了实施好这项“埋在地下的民生工程”,曹桥街道多次召开调度会议,加强对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工作。为了确保水质,工作人员对管道进行冲洗,即便是一颗留在管道中的细小石子也逃不过工作人员的“火眼金睛”。野马村是曹桥街道供水管网的最远处,只要从这里出来的自来水没有杂质,整个街道的自来水也就不会有沉淀物。“一遍冲不干净,就冲两遍、三遍……直到把水管冲洗干净为止。”曹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干爱忠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半夜。切换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员仍定时对管网质控点进行取样检测,以确保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据了解,曹桥街道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街道二级管网全覆盖,实现城乡同网、同质、同压,全天候供水,确保广大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