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海盐县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来自全县各镇(区)的9个代表队112名运动员将参加6大项136个小项的比赛,其中当天举行的聋人篮球赛最让人关注。
聋人篮球赛跟一般篮球赛不一样的是,球场上的运动员都是用手语进行沟通,场边的观众也没有了欢呼和呐喊,也开始学起手语,为他们助兴。
聋人篮球赛最小的运动员是张晨杰,来自百步代表队,虽然才12岁,但是他不甘示弱。因为人小,投篮没优势,他就在场上灵活地跑动、传球。好几次,他传球,可队友没接好,他就皱着眉头着急地指着自己的队友。在一旁观赛的张晨杰爸爸告诉记者,他在说,你看看,队友没接上。于是,爸爸在一旁熟练地做手语,让儿子别分散注意力,继续进攻。
罚球是篮球赛中最让人激动的时刻。教练也屏住了呼吸,在一旁着急地高喊,轻一点哦,可聋人运动员小张却投了个高球,“砰”一下,只见投出的球击中了篮板的最上面,差点过篮板。
记者发现,这些聋人的拼搏精神令人振奋。在武原代表队和澉浦代表队的比赛中,同一个球快出线了,很多正常人都不会去救了,但是两个聋人都拼命跑过去,抢这个边界球。
比赛刚结束,澉浦代表队的教练陆飞越就和队员们在一起比划,用画图和写字来指导运动员。他说,就在训练的时候,不知道写掉了多少张纸,因为对这些聋人只能用纸笔交流。
在聋人篮球赛的赛场上,队员们由于受听力限制,基本上没有语言交流,不仅给比赛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给依靠哨音执法的篮球裁判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有一些聋人运动员不能第一时间明白裁判的判罚。在西塘桥代表队的一次快攻中,裁判员举起红旗,做出走步的手势,但是拿球的队员没有看清楚已经打出来的旗语,在奔跑中没有停住脚步,撞上了防守的队员。
裁判员王老师很有经验,他笑着说:“他们听不见,因此‘光说不行就要动手’,就要抢在他们面前打手势给他们看。我们不懂手语,无法有效地与球员沟通,所以经常要找手语老师马孝平帮忙‘翻译’。”
记者发现,手语“翻译”马孝平成了大忙人,两个赛场来回跑。特别是开始的时候,不管裁判怎么说、怎么做,就是比赛开始不了,运动员自顾自,只见马孝平手语一打,队员们就进入了比赛状态。而结束了,哨声不管用,有些队员因为是第一次参赛,对于旗语也不太懂,这就要马孝平打手语,她一出马,运动员马上退出了赛场。
对于聋人篮球赛,裁判员和手语“翻译”要付出更多,但是球场上队员间的友谊就在这样的球赛中升腾。打球打得最好的吉安公司的运动员高程峰用手语对记者说:“我很喜欢篮球,因为篮球,我有了很多朋友,今天又认识了很多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