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云龙 李震宇 摄
浙江在线12月02日讯
昨天下午,2009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正式落下帷幕。5天时间内,共有19.5万人次涌入,现场销售额达1.29亿元,合同订货13.15亿元。虽然接待人次少于去年的农博会(去年为6天,26万人次),但现场销售额却高于去年的7550万元。人均销售额达661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精明马大嫂大淘便宜货
草咸蛋1.9元一只降至1元一只,粽子买10送5,菜泡饭、小馄饨等方便食品也从10元4袋降至10元5袋……昨天上午,记者走进农博会现场,发现许多展位已纷纷打出降价促销的招牌。
来自台州黄岩百果园农业开发公司的绿壳鸡蛋,前几天大盒装(30只)卖60元/盒,小盒装(10只)卖20元/盒,昨天同样的价钱能买到两盒。湖州国芳食品公司和湖州诺老大食品公司的粽子都是买10送5,许多精明的马大嫂纷纷前来抢购。
“每年的农博会我都来的,晓得最后一天有的东西特别便宜,所以特地挑今天过来。”家住朝晖三区的李大姐说。记者看到,她的手上已拎了金华火腿、蜂蜜、山核桃等几大包东西。
来自宁波引发绿色食品公司的杯装汤年糕从3元/杯降到了1.5元/杯,小杯汤年糕只有1元/杯,碗装的汤年糕则从5元降到了2元,只有4折。
来自四川青川的展位虽然打折力度不算大,原价55元/斤的小香菇“感恩价”降至40元/斤,原价68元/斤的黑木耳降至50元/斤,但蜂拥而来的人群仍把现场挤了个水泄不通,记者几次想挤都没挤进去。
由于农博会原定的时间是下午2点半结束,因此,下午2点多的时候,入场处就开始禁止顾客入内。但一直到下午2点40多分,仍有许多来淘便宜货的顾客争着挤进现场。
浙江农业企业开始转型升级
热热闹闹的农博会落幕了,5天时间的销售额,对许多生产农产品的企业和合作社来说是个惊喜。但接下来,他们还要面对的是5天之外的销售形势。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了解到,许多农产品生产企业,由于缺乏销售渠道,传统的生产方式又制约了产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销量长年上不去,一年下来,销售额往往只有几百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但也有的农业龙头企业已经跨越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走上了现代化企业发展之路。如义乌的浙江晨云实业有限公司、上虞的浙江顾大嫂食品有限公司、东阳的浙江宗苏食品有限公司,年产值均已超过亿元。
浙江晨云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研发、生产和销售高端粗粮方便食品的企业,目前在内蒙古、山东青岛、四川宜宾拥有2000多亩荞麦和3000亩紫薯生产基地。针对城市白领追求方便、健康的需求,研发生产了荞麦面、紫薯粉丝、玉米面、红薯粉丝四大方便粗粮系列,不但原料营养丰富,而且调味料也采用橄榄油、山茶油、枸杞等营养丰富的配料,面市以来大受欢迎,农博会期间,平均每天销量达到七八千碗,许多经销商也纷纷上门要求经销其产品。
“这几天,一共有20多家经销商与我们达成了合作意向,其中一家还是专门做外贸出口的,准备把我们的粗粮方便食品推销到欧美国家去。”公司董事长朱劲松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国内方便面产业的产值已超千亿元,其中三大方便食品占了近800亿。不过,朱劲松认为,自己的粗粮方便食品营养价值高,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我们争取用3年时间,年销售额达到6亿元,5年时间突破10亿元,10年时间成为销售额达100亿元的大型农业食品企业。”
不落幕的农博会,何处寻觅
5天的农产品盛会结束,不过,不少杭州市民心里仍犯嘀咕:为什么这些优质农产品平时不大买得到?能不能有365天、天天不闭幕的农博会呢?
许多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农业企业、合作社也有苦衷:不是他们不想进杭州,而是进杭的门槛太高。自己开专营店吧,店面租金贵,而且费时费心;想进超市吧,进场费、宣传费、促销费成本太高,许多企业望而生畏。
去年的农博会上,省领导就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希望能搞一个优质农产品销售中心,让杭州市民平时就能买到全省各地的优质农产品。今年9月28日,由省农业部门牵头、相关企业参与的浙江省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正式在杭州西湖大道落户。
省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的经营面积为900多平方米,目前经销着全省11个市、281家农业骨干企业的3000多种名特优农产品。“这些农产品都是我们通过层层筛选、有关部门进行质量跟踪、抽查挑出来的。目前许多杭州市民对我们还不太了解,所以现在的零售量并不大,但我们通过把这些优质农产品批发给100多家经销商,还是给这些农业企业打开了一定销路。”中心负责人余国英说。
但是,孤零零的一个点,离普通消费者还是有些距离。市民赶农博会,探究其心理,热闹、实惠、品种齐全、方便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省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在打造好旗舰店的同时,应该努力把触角往社区延伸。条件成熟,可以建立网上农博会,采取配送制,市民当天下单,新鲜、绿色的农产品当天就能送进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