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短消息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他在竹篾编织中走过大半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姓名 吴宝兴 年龄 78岁 绝招 竹篾编织

见到吴宝兴时,老爷子正一脸认真地在编着一个箩筐,细细薄薄的竹篾条在他粗实的手指间穿梭,很快就在箩筐底上了一圈“料”。

吴宝兴原本是绍兴人,14岁开始跟着姐夫到嘉兴学做竹篾编织,至今已经快65年了。

“做篾匠辛苦啊,现在没人肯做啦。”吴宝兴说,最初学做的活计是蹲在地上修补一些竹席、箩筐,得蹲得很低,要是屁股离地超过一个手掌的厚度,师傅的竹片就要打上来的。吴宝兴拿出一根三四厘米宽的竹条比画着:“平着打算轻的,厉害点就要侧过来打。”因此学做竹篾编织就得15岁以前开始,年纪大了没法长久蹲着。最初他要从早上五六时开始一直蹲到晚上,一天下来腿和腰疼得直不起来,膝盖直发抖。

这样学了3年后,他才可以坐着干活,学劈篾。劈篾很有讲究,老爷子拿出一个长竹筒,用铁制竹凿在竹筒口上分点,拿劈刀劈开,取劈开的竹片用另一把劈刀架着一块短竹片“切”下去,“这样劈滑一点”。他的老伴也能做大部分竹篾制品,就是这劈篾一直不会。

直到26岁,吴宝兴才算满师,可以独立干活了。那时候,不论竹席、箩筐、蚕匾等各种竹篾制品他都已经做得得心应手,而与之相随的是他的手不时会被竹刺扎到,虽然不怎么红肿,却会发炎化脓。有一回他的左手虎口部位扎进了一根小竹签,怎么都弄不出来,直到半个月后伤口溃烂了才取出来。而他的手指在长年的劳作中早已变形,双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显得特别粗,且指尖向一侧弯曲,与普通人的手大不相同。

在吴宝兴的记忆中,农村收割机的使用对他来说是个“分水岭”。此前每年夏天“双抢”时是他最辛苦的时候,村里来要求定做谷箩的人会很多,谷箩体积大,本身做起来就比较费时,而大家因赶着要用催得急,两口子经常要从清晨6时做到晚上10时,累得不行。

自从农村使用收割机后,人们用蛇皮袋等器具取代了谷箩,村里来订货的人少多了。令吴宝兴惊讶的是,现在来订货的反而是城里人多了起来,而且定做的货品也日趋“迷你”,往往是一些十几厘米的小模型最受欢迎。

曾有一家餐馆在参加烹饪比赛时需要一些竹制微型小水桶、小桌椅在餐点旁做摆设,多方打听后到他这儿来订了一整套。现在,他做的热水瓶、水桶、桌椅等小模型和竹篮基本都是供给月河街区当工艺品出售,一个月做20个左右,对方一般也不限定时间。“我现在是消磨时间,做惯了,手头上有些活干才觉得有意思。”他说。

12月2日上海街拍
11.30:玫红系girl
11月28日杭州周末街拍
11月27日杭州原创街拍
浙江传媒校花李晞媛
11月23日杭州原创街拍 街拍客最潮装备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