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获悉,备受市民关注的新版《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国家标准将从原先的12月1日起实施延期至2010年9月1日实施。新标准延期实施,无警示标识的保鲜膜还能卖,市民在购买保鲜膜时更需仔细辨别。
保鲜膜材质各异 谨慎选择
昨日,记者走访了县内各大超市、市场。在世纪联华超市,记者看到,目前上架销售的保鲜膜主要为聚乙烯(PE)保鲜膜,也有少量的聚甲基戊烯(PMP)保鲜膜;在嘉善商城,记者了解到除了上述两种保鲜膜以外,还有聚氯乙烯(PVC)保鲜膜、聚偏二氯乙烯(PVDC)保鲜膜在销售。据了解,目前销售的保鲜膜中聚乙烯(PE)保鲜膜、聚甲基戊烯(PMP)保鲜膜、聚偏二氯乙烯(PVDC)保鲜膜对人体无害,聚氯乙烯(PVC)保鲜膜虽然也可以用来包装食品,但不能用来包装肉类、熟食类以及油脂类食品。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在常温下对人体无害,经过微波炉加热或包装过温度高及油性大的食品后,会析出有害物质氯化氢,该物质对人体有害。
在县城世纪联华超市(中山路店),记者发现只有少数几个品牌的保鲜膜除标示保鲜膜材质以外还标示有“食品用”、“可微波炉加热”等警示性标识,大部分品牌的保鲜膜仅有“PE材料”和无毒标识,以及厂家、生产日期、尺寸规格、材质等基本信息。在嘉善商城,记者发现不少聚氯乙烯(PVC)保鲜膜都没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原本按照《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国家标准规定,12月1日起在市场上销售的保鲜膜可用于食品包装的必须标注“食品用”,而对于聚氯乙烯(PVC)保鲜膜来说,则必须标注相应的功能标识如“不能接触带油脂食品”、“不得微波炉加热”、“不得高温使用”等警示性语言。现在新标准延期实行了,市民在购买保鲜膜时更要多留一个心眼,仔细辨别材质,尽量选择带有明确标识或警示语的保鲜膜。
消费者对保鲜膜知之甚少
据了解,食品保鲜膜是以聚乙烯(PE)或聚丙烯(PET)树脂等为主要原料,经吹膜加工制成的一次性生活用品。食品保鲜膜能减缓食品中水分的蒸发,此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冰箱中食物间串味的问题,具有保鲜、保洁等功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消费者对保鲜膜都不太了解,甚至存在使用误区。正在超市选购保鲜膜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平时买保鲜膜只关心规格和价格,不关心材质,她觉得保鲜膜看上去都差不多,材质应该都是一样的。“用了总比不用好。”王女士说。不少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保鲜膜主要是用来包蔬菜水果以及吃剩的饭菜,经常从冰箱里拿出保鲜膜覆盖的食品直接用微波炉加热。
链接 专家选购建议
1.看包装。在超市购买保鲜膜产品时,应选择包装完好的产品,包装袋不能有破损,注意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尽量选择保质期内的产品,以防有细菌、霉菌滋生;注意产品标识,应尽量选购以聚乙烯(PE)为原料、不含增塑剂的保鲜膜,使用这种原料的产品安全有保证;产品包装上应标注执行标准,以证明其符合标准要求。
2.看外观。应挑选表面平整,无气泡、穿孔、破裂、杂质、异物的保鲜膜。
3.嗅气味。可先闻一下有没有异味、异臭,否则使用时会与食品串味,影响食品安全。
4.摸厚度。可以用手摸一下,保鲜膜应平整,有黏性,这样就能保证保鲜膜在使用过程中开启方便;能保证保鲜膜方便地粘在餐具上;保证食品的鲜度及杜绝食品串味。(摘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