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塘镇星华村村党支部书记史忠权最近一有时间就往村民家里跑。原来,村里还有少部分失土农民工作没着落,史忠权一直将此事记在心上。他告诉记者,村里目前正忙着筹备一个失土农民办公室,职责就是“第一时间”把周边企业的招工信息传达给村民,并组织他们参加就业培训,派专人送他们到合适的企业面试、上岗,提供高效快捷的就业服务。
据了解,2007年开始,星华村就陆续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征地、拆迁工作。截至目前,全村已有400多家拆迁户落户到新村,180户的征迁安置工作还在紧张进行。史忠权说,被征地拆迁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失地农民只靠补偿金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充分就业才能解决后顾之忧。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全塘镇不少企业增加了招工数量。村里得知企业需求信息后,立即与不少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安排50岁以上的失土农民“上岗”。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金康通过村里介绍,当起了平湖杰森石膏板有限公司的搬运工,一个月有近400元进账。他告诉记者,房子要拆了,一直愁着家里的收入和保障,现在总算有着落了。今年43岁的星华村村民冯宝根是家中的主劳力,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且没有特长,从原单位下岗后,找工作总是碰壁。得知他的情况后,主动上门,帮他牵线搭桥。不到一个星期,冯宝根就成了一家服装厂的新员工。
不仅如此,村干部还经常深入企业、商业网点采集岗位,依托劳动就业信息平台随时向帮扶对象提供有效信息,推荐失土人员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等。据了解,为让村民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星华村对全村失土农民进行了备案,并直接与平湖玻璃、杰森石膏板等10多家独山港区企业人力资源部联系,把企业招工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失土人员那里,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据了解,目前,全村有300名失土农民落实了就业岗位,占总失土农民人数的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