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这是挂在乌镇镇党委副书记办公室门口的一块牌子。“牌子上是这样写的,我们也是这样做的,镇党委始终把反腐倡廉教育放在‘修从政之德’的第一位,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当记者就党风廉政建设采访时,乌镇镇党委副书记金水平如是说。
在很多人看来,招标工作是一项有“油水”的工作,乌镇镇却不然,不仅严格规范招投标程序的运作,把建筑工程、集体资产管理和物资采购等工作全面纳入招投标平台,分块实施、综合管理,而且由相关人员全程参与跟踪监督,使得招标工作不留任何死角。特别是针对招标采购工作,该镇将市里要求进入招投标平台的5万元的工程项目下调至2万元,既有效防范了集体经济的流失,又避免了集体经济被个别人中饱私囊。目前,该镇“政府引导、公开交易、规范运作、统一管理”的招投标工作格局已逐步形成。
在招待费上,如何让各行政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并实现阳光操作?这既是镇党委班子考虑的问题,也是很多村民比较关注的事情。从以往情况来看,部分行政村招待费上存在超额数目较多现象,这不仅增加了镇、村的财政负担,也容易引起村民的猜疑。为此,该镇今年出台了行政村招待费用的具体管理办法,明确了额定费用范围、额定依据和监控办法等要求,年终结算时招待费用一旦超出规定基数,如没有特殊情况,超支部分将由村书记和村主任分别承担30%和20%。“这样一来,至少让村干部在花钱时不会太大方,我们村民也更放心了。”浙月村村民李艳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镇党委班子在要求村干部的同时,同样做到严于律己。”金水平告诉记者,针对党员干部,该镇还建立、健全了作风纪律预警制度,只要在党员干部中出现不良倾向,就面临着领导找谈话、被警告,这不仅增强了广大干部的自我约束力,而且也积极做到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生活作风上洁身自好。通过一系列措施,该镇在党风廉政方面已构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