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于使用了蘑菇废料等有机肥,每亩葡萄每年可节约肥料成本约300元。”昨天,平湖市黄姑镇小营头村农户潘菊良告诉记者,今年他的80亩葡萄全都用上了附近蘑菇种植户供应的免费有机肥。据黄姑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统计,依托稻—蘑菇—葡萄(蔬菜)循环产业链,该镇每年可少焚烧1.2万吨水稻产生的秸秆,并将6500吨蘑菇废料变为有机肥。
据了解,蘑菇种植是黄姑镇传统特色产业,年产值达上千万元。然而,如何处理大量蘑菇废料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这些废料的原料主要是稻草,富含菌丝蛋白、磷、氮、钾等成分,对农作物是很有好处的天然有机肥。”黄姑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农艺师丁云良表示。
为了变废为宝、减少污染,今年起,黄姑镇依托本地传统农业和特色农业,开始打造稻—蘑菇—葡萄(蔬菜)循环产业链。截至9月,全镇215.5万平方尺蘑菇所产生的6500吨废料,在经过堆制发酵后,被免费应用到附近1500亩农作物上,其中水稻650亩、葡萄等经济作物365亩。
“通过对蘑菇废料的资源化开发利用,黄姑镇农业实现了‘低能耗、低排放、可循环’。”丁云良说,利用稻草种植蘑菇,全镇每年可少焚烧相当于1.2万吨水稻所产生的秸秆;而使用蘑菇废料后,仅水稻每亩就可节约肥料成本108元。
“农户们都争着用蘑菇废料代替化肥,现在的供应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潘菊良说,仅冬季肥一项,应用蘑菇废料每亩葡萄就可节约菜饼等有机肥250到300公斤,复合肥25公斤,而且使用蘑菇废料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湿、降温等功效,并大大减少裂果的产生。
据测算,通过打造农业生产循环链,黄姑镇农业单位产出率增效5%以上,不仅为农户节省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污染,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