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吹风 | 浙江观察 | 理论前沿 | 决策解读 | 工作简讯 | 中心组学习 | 社科信息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优秀历史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结晶,也是社会进步的精神源泉。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省委、省政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把“坚持弘扬中华文化”作为一条基本原则,指出要“注重浙江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绍兴具有2500年的建城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传承历史文化,融合时代内容,促进文化繁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我们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

  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是最大的财富

  绍兴是我国古代越民族的生息之地,属于7000多年前河姆渡文化圈的中心区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线装书”,也是一座独具魅力的文化名城。可以说,历史文化是绍兴拥有的最大的财富。

  以千年古城为代表的古城文化。绍兴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0年,近2500年来城址一直未变,历朝历代的文献记忆和物态记忆犹如满天星斗,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舜禹遗迹、越国古址、秦汉碑刻、唐宋摩崖、明清故居等,更为古城增添了历史厚重感。在现有103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专家分为7种类型,绍兴古城兼具古都、山水风光和传统建筑风貌等三种文化类型。

  以名人故居为代表的名人文化。绍兴代有人杰,名流荟萃,被毛泽东誉为“鉴湖越台名士乡”。在古代就有文武状元27名、进士2238名,现有绍兴籍“两院”院士60多名。在北京“中华世纪坛”40个中华名人雕塑中,绍兴籍名人就有王羲之、蔡元培、鲁迅、马寅初等4位。此外,还有周恩来祖居、蔡元培故居、鲁迅故里等一大批名人故居。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生聚教训,陆游和唐琬爱情故事等,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以越剧、绍剧和书法为代表的艺术文化。绍兴是著名的“戏曲之乡”、“书法之乡”,发源于嵊州的百年越剧是仅次于京剧的全国第二大剧种,绍剧已拥有300多年历史。因“书圣”王羲之创作“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而闻名的兰亭,被称为“书法圣地”。

  以绍兴黄酒和丝绸为代表的物产文化。绍兴是中国“黄酒之乡”,白居易等诗人曾称越州为“醉乡”,黄酒酿造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绍兴丝绸在河姆渡文化遗存中就有发现,由丝绸业发展而成的纺织业已成为支柱产业,目前中国轻纺城是亚洲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

  以“唐诗之路”为代表的山水文化。“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绍兴风景名胜秀甲江南,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源头,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核心地段。绍兴还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由此衍生出丰富的水文化、石文化、桥文化,“城中有景、景中有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是最大的责任

  历史和自然馈赠给绍兴丰厚的文化瑰宝。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和延续,每一代人需要有每一代人的贡献。珍惜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弘扬历史文化,是当代绍兴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以弘扬胆剑精神为重点,塑造城市人文精神。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引领。我们深入研究优秀地域文化精神,认真总结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概括提炼出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新时期胆剑精神。结合实际开展系列活动,使胆剑精神形象化、具体化、普及化,成为绍兴城市精神的核心内涵和绍兴人民的精神品牌。

  以保护利用古城为重点,延续历史文化脉络。保护和建设好绍兴古城,是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绍兴未来发展的时代选择。我们深入实施《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加强对文物点、历史街区和古城风貌等方面的保护、开发和管理。

  以组织节会活动为重点,打造历史文化品牌。节会活动是传承、弘扬和提升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们有效整合地域文化资源,举办公祭大禹陵、兰亭书法节、绍兴黄酒节、鲁迅文化艺术节和水乡风情旅游节等,有力打响了绍兴文化品牌。

  以创作文化精品为重点,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编排创作为现代人所接受的精品力作,既能丰富文化传播形式,又能充实历史文化的时代特征。近年来,我们编纂了历史文化读本《绍兴名人故事》,编排了越剧《越女印象》、绍剧《秋瑾》,合作拍摄了电视连续剧《越王勾践》,先后有绍剧《大禹治水》、越剧《西施断缆》等9件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为丰富、传承历史文化作出了当代人的贡献。

  以建设基础设施为重点,强化历史文化记忆。这些年,我们通过多元化投入,相继建设了绍剧艺术中心、黄酒博物馆、纺织博物馆、师爷博物馆、越国文化博物馆、越剧博物馆、酱文化博物馆等,为展示传统文化搭建了平台。

  以发展文化经济为重点,激发历史文化活力。历史文化是现代旅游的重要资源。我们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近年来,先后打造了以鲁迅故里、鲁镇为核心的名人故里游,以大佛寺为核心的佛教文化游,以柯岩景区为核心的石文化游,以西施故里为核心的西施文化游等,“跟着课本游绍兴”等品牌逐步打响,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尽管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作了许多创造性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传承、提升发展历史文化任重道远。我们更要看到,目前历史文化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历史文化的挖掘深度和产业化程度不够;传播历史文化的市场化、现代化水平不高;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不够。我们要以历史的责任感和创新的理念,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

  提升发展历史文化是最重要的使命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然而,文化的延续发展要有根基,文化创新的高度往往取决于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深度。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契机,把提升和发展历史文化作为历史使命,着力提升绍兴的文化品格,加快把绍兴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的文化强市,增强绍兴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生命力,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

  把握好现在与将来的关系,体现可持续性。历史不可重现,文物不可再生。历史文化的创造、发展和传承是一个历史过程,每一代人都既有分享文化遗产的权利,又要将文化遗产留于子孙、泽被后世。历史文化资源应该以保护、保存为前提,以合法、合理、科学利用为原则,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此,我们一要立足保护,适度开发;二要建设新城,拓展空间;三要培育人才,夯实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基础。

  把握好历史与现代的关系,体现时代性。历史文明文化不是化石,是活的生命,需要注入现代文明来彰显其生命力。我们在强化保护的同时,要不断为历史文化注入现代元素,使其既具有历史神韵,又富于时代特色,不断增强历史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一要提升城市精神。不断强化当代绍兴人的开拓精神、包容胸怀和忧患意识,与时俱进地塑造绍兴优秀人文精神,使城市精神绽放出时代光芒。二要创新传播手段。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设施,使历史文化载体化、具体化,不断扩大传播面,增强影响力。三要强化现代营销。我们要抓好公祭大禹陵、兰亭书法节、绍兴黄酒节等重点节会,整合各种资源,打造知名文化品牌,推动绍兴历史文化“走出去”,提升城市知名度。

  把握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体现产业性。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本身就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妥善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挖掘历史文化宝藏,提高经济的文化含量,强化文化的经济功能,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经济大市的转变。一要优化资源配置;二要发展文化旅游;三要壮大文化产业。

  把握好共建与共享的关系,体现惠民性。历史文化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其价值也是通过为人民服务来体现的。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使优秀历史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让人民群众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真正成为文化的创造者、体现者和传承者、享受者。

  (作者系中共绍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