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王师傅4个多月前从工地木架上摔下来受伤了,然而他至今没有拿到一分钱的赔偿。原因在于,一个建筑工人,在层层转包的建筑工地上,根本搞不清自己真正的老板是谁,也就找不到真正的赔付者。
木架跌落摔断双脚
今年6月20日,安徽人王师傅来到桐乡,到宝业建设桐乡宝凤新城项目部工地做木工。王师傅和其他两名工人负责楼梯间的模板工作。三个人中一名姓李的师傅是小包工头,而他是从木工班长胡师傅那里承包来的。据胡师傅说,这一项目工程款约6万元,平均每人拿2万元。
7月25日,王师傅跟往常一样在四楼楼梯间外的木架子上拆模,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不料脚底一滑,王师傅从架子上摔了下去,当场感觉到双脚钻心地疼。工友见状,赶紧背起王师傅往医院跑。
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医生诊断,王师傅双脚脚后跟摔断。医生为其接骨并打上石膏。治疗期间,小包工头胡师傅为其垫付了1000多元医药费。
谁应该是赔付者
王师傅受伤了,失去了工作能力,他想和包工头胡师傅私了,要求1.8万元的赔偿。胡师傅说他属于操作失误,只答应给1.2万元。王师傅不答应,双方一闹就把事情闹僵了。无奈,王师傅找到了劳动保障部门。从劳动保障部门得知,要得到赔付,必须找到有资质的主体。
谁才是有资质的主体呢?或者说谁是有公司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王师傅回答不清:“李师傅没有公司,胡师傅好像也没有……”“好像”?的确,王师傅说:“我们这样的建筑工人只认识小包工头,和小包工头的上一层,具体是哪个公司叫我们来的,我们也不知道。”
王师傅请教了一些工友和老乡,大伙儿说,不如直接将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体向劳动保障部门提起工伤申请。王师傅一想,也对,这个大公司一定跑不了。
谁料竟然告错了人
错了!劳动保障部门在介入调查后发现,主体错误了。主体应该这层层转包关系中,离工人最近的一层有资质的转包者。宝凤新城项目部郑经理在接受调查时说,所有工人都是由绍兴一家劳务分包工程有限公司招募的,工资也是由他们代发给工地上的班长,再由班长发给工人。
照郑经理的说法,王师傅要索赔的对象应该是绍兴这家公司,但是绍兴公司在往下转包时还有没有有资质的转包者呢?劳动保障部门尚在进一步调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