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黄姑镇陆沼村看到,宽敞的村间乡道两旁绿树成荫,一家家便民超市、商店、酒楼林立。“这是我们村借助公路的有利位置,建造公建配套用房进行招标租赁带来的变化。”陆沼村党总支书记蒋来根告诉记者。近年来,陆沼村根据该村地理位置优越、外来人口多、周边企业多的情况,因地制宜,以建设商业用房、农贸市场等方式大力发展租赁经济,逐渐鼓起了陆沼村村集体腰包。今年,村通过租赁获得的可支配收入达21万余元。
如何在该村取得一块较好的土地,开发沿街商铺,发展村落商业经济,使村集体经济增值呢?陆沼村把租赁经济的理念与现代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探索商业型发展新模式,抓住紧靠01省道的地理优势,利用原来村里的集体资产盘活经济,原有的村部、学校老房、店面房成为了村里优先发展项目。他们将这些村集体资产出租,通过“五位一体”模式,兴建门面房、农贸市场等,大力发展租赁经济,目前该村23个门面,除少数几个已经出让外,其余均已经出租。
在该村大搞土地出租、店面房租赁的同时,陆沼村抓住周边企业多、新居民越来越多的有利时机,把目光瞄向了民房出租。据了解,陆沼村共有农户550户,有近三分之一的村民都有房出租,如果是沿01省道旁出租用于商业的房屋则收入更为可观。“5组、6组和7组是我们村民房出租最为集中的小组,仅这3个小组就有50余户人家做起了‘房东’收起了租金。”据蒋来根介绍,这些村民将家里的房间隔成小间,每间以100元左右的价格出租给前来打工的新居民居住,不少出租房较多的农户每月的租金就能达到千元以上,收入甚是可观。
据了解,得益于“租赁经济”带来的福,陆沼村的集体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村民群众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村级可支配资金从原来的不足4万元变成了现在每年21万余元的固定收入,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5000元增加到了近万元,实现了翻番,成为了黄姑镇远近闻名的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