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8日下午,又有6名环保公众评审团代表参加了南湖区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公众评审会,对环保部门近期立案的8个环境违法案件进行了公开评审。此次参加公众评审会的评审团代表都已不是首次参与,对每个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罚轻重也更了然于胸。
“第一个案件的化工企业上次评审会时评审了其违法排污的案件,这次又出现不正常使用废气治理设施现象,我觉得环保局对他的初审处罚意见很合理。”评审员梁丽说。对于梁丽的说法,评审团其他成员也纷纷表示同意,一致赞同处罚10000元的初审意见。
对于余新某浴室未批先建、未配套建设环境保护设施的案件,多名评审团成员认为应从轻处罚。“这个浴室总共就10个淋浴龙头,每次收费也只有5至7元,规模较小、价格不高,产生的污水也主要是生活污水,而且浴室早年开始经营时法律法规还未要求浴室办环评。”评审员沈玉华说,环保局初审意见罚款5000元,她觉得3000元更合适。
此次评审过程中,公众评审团代表们明显对环保违法案件的处罚额度已有各自认识,并积极为南湖区环保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已经第三次参加区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公众评审会的陆培良告诉记者,评审会架起了环保部门与市民沟通的一个新平台,也使他更了解了南湖区目前的环保现状,深深地感受到环保事业需要每个公民担负起各自的责任,去保护大家共同的家园。梁丽说,她希望今后公众评审会对评审案件的主体单位前期有无环保违法行为、接受处罚态度、改进情况等也能有个说明,以便评审团作出的集体决议更公平、公正。徐蔚则建议环保部门对已经处罚并责令整改的企业加大检查密度,监督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规范起来,若屡教不改,就加大处罚力度,以切实维护公众的环保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