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舟山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海上之梦:大桥诞生记 大桥设计者讲述心血之旅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10年间,史方华已记不清,自己究竟来舟山多少趟了。

  史方华,浙江嵊州人,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作为百亿工程的舟山连岛工程设计单位负责人之一,史方华被列入工程交工验收团成员,再赴舟山。

  2009年11月1日,史方华站在金塘大桥上,光阴荏苒,心血之作终于面世,感慨万千。

  大桥设计者的历程

  “构画千岛彩虹,当好交通先锋,登上宇宙桥峰,解放舟山真雄。”他专门为自己的作品赋诗一首。

  这是他主持设计的第一条跨海大桥工程,负责的是金塘大桥的设计。1986年,他从同济大学毕业,3年后便主持设计宁波甬江大桥。从业近20多年,大小桥梁他设计了一百多座。

  史方华说,金塘大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从1996年就开始进行,当时只是参与其中。所以,他和这座大桥息息相关。

  施工图叠起来比办公桌还要高

  真正着手设计金塘大桥是从2003年9月,一直到2006年12月。

  史方华带领一个团队,主要承担对金塘大桥除镇海引桥外的主通航孔桥及以东5.377km桥梁的设计任务。

  “这些年,舟山几乎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吃、住在舟山本岛,每天工作到深夜,每半个月回杭州一次,忙起来,一个月没回家也是常事。”他说,图纸叠在一起,比办公桌还要高。

  海床面上架桥,步步小心

  海上造大桥,难度极高。金塘大桥,是世界上外海环境中最大跨径的斜拉桥,是国内建成的基础水深最深的跨海特大桥,最大水深达33m(平均海平面以下),比杭州湾大桥都要深。

  史方华说,在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时,大桥走过的“每一步”,都要特别谨慎。

  “最怕海床面上没有覆盖层。也就是说,桥墩架在光秃秃的岩石上,那是站不牢的,一个浪头冲过来肯定被冲掉。”他解释说。

  这些多亏了海军的精密设备、科学检测,所以,安全上完全可以放心。

  最怕强海风和海水磨蚀

  还有就是海风和海水中的弱离子。

  “与内河不同,海面风力大,因为金塘大桥是座斜拉桥,如果风力达到一定速度,整座桥会像扭麻花一样,翻个底朝天。”史方华说,跨径大小(两个桥墩间距)很重要,不能冒险贪大。

  海水中的大量氯离子,会造成钢材的磨蚀,耐久性无法保持。

  “所以,混凝土浇筑桥墩时,一定要致密,不能留一丝一毫的缝隙。”他说。

  大桥宝宝快1岁了

  夕阳下,沿着桥墩,中铁大桥局二工区工作人员小韩抱着孩子往家属区走。

  小男孩白白净净,眼睛很亮,精神头十足。

  作为技术骨干,小韩的丈夫小王3年前被抽调来舟山,去年11月17日,儿子彬彬降生。

  “工期太忙,过年都在工地上过,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到现在也没见上一眼。”小韩夫妻俩老家在内蒙古,回家一趟不容易。

  “今年过年肯定能回去。”小韩边走边对记者说,“谁能不想家呢,不过舟山挺好,天特别蓝,跟我们老家一样,空气很好,气候也湿润得多。”

  “听说大桥就能通车了,正好,我们的宝宝也1周岁生日了。”她说。

  和史方华、和小韩夫妇一样,几万名建设者扎根舟山,为这座大桥的诞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据记者孙玥朱鹏 蔡怀光

海盐重演杭州钱江潮卷人悲剧 8人失踪生死未卜
12月23日杭州街拍:透过街头看暴潮流行趋势
12月22日杭州街拍点评:撞色混搭走不了
12月21日杭州街拍点评:靓男靓女
12月15日成都街拍
12月9日上海街拍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