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正在运行的杭州混合动力环保公交车。
|
浙江在线12月28日讯
今天下午,杭州召开建设低碳城市动员大会,作为该市2010年主要工作正式提上日程。
酝酿已久的“低碳新政50条”,也将正式对外发布。
“低碳城市”到底什么样?它对市民的生活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影响?12月26日,我们来到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这里的10户家庭正在进行一次有趣的“低碳实验”——记录家庭每日减碳表,比比谁家是“低碳达人”。
“低碳社会的成型,既需要政策引导,更需要普通市民在生活中参与,杭州的‘低碳新政’,将大大加快这一进程。”浙江林学院院长、杭州市政府“低碳城市”顾问周国模说。
10户人家的“低碳日记”
在中山中路的一幢老式楼房里,66岁的孙新宝家里,半个风干的柚子皮里,盛着满当当的红提和圣女果。
这是她的一个最新发明:“柚子果盆”——“实用,而且散发清香,埋在土里还可降解。”
今年8月,东平巷社区主办“低碳生活也时尚”活动,很“潮”的孙阿姨一下子对“低碳”这个概念充满了兴趣,她和其他9户人家主动要求写“低碳日记”,比比谁家是“低碳达人”。
“低碳当然是少排二氧化碳,少开车。”一开始,“潮人”孙阿姨有着自己的理解,社区组织的培训无非是想让居民们劝说子女少开私家车。不过,几天培训下来,孙阿姨大开眼界。
两户人家比赛微波炉烧紫番薯,她调的是高档,花了5分钟;另一户家庭调低档,花了10分钟。结果,电工一测试,高档省电省时,番薯的口感还更好。
居民们来劲了,再来测测冰箱。几户人家一宿不睡觉,数各自家里的冰箱速冻间启动频率,每“嗡”一声就算一次。早上一对比电表,速冻间装七成满最省电。居民们连叹:“自己原来以为费电的,竟然是‘最低碳’的方法。”
在居民们写的“低碳日记”里,每天总会有新的发现:10月4日,居民朱怀宇写道,“‘神奇煲’确实节能环保,两个人的早餐烧杂粮粥7-8分钟,而用微波炉要29分钟;提前一小时淘米,饭软,熟得快。”
现在,在孙阿姨家,灯泡全部换成了节能灯;700瓦的电饭煲蒸米饭最省电;喝剩的茶渣,积攒晒干后,已经做成了3个枕头;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经过三遍使用,才会流入污水管道。一个月下来,水电费比过去省了一半左右。
12月27日,杭州下起了大雪。在过了四个月的低碳生活后,田美生看到下雪比谁都高兴,“这十多年来,杭州冬天都不冷了。”她怀念下雪的杭州,从结冰的西湖上走着去三潭印月,屋檐下吊三尺长的冰凌子。
听说杭州要打造“低碳城市”,几位参与低碳实验的居民都特别兴奋,也为自己率先成为低碳生活的实验者而自豪,朱克明老人说:“我们得赶快去看看50条新政里写了些什么,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是自己没想到、没做到的。”
“低碳杭州”的城市理想
一路“低碳日记”记录下来,田美生也发现了新的问题。
“10户参与‘低碳实验’的家庭,都是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为主,减排的量毕竟是少。真正排碳大户,是马路上的汽车和大工厂大企业啊!”
田美生的想法,在一份白皮书里得到了印证。
根据杭州市经委、市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杭州市能源与利用状况(白皮书)》,2008年杭州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3182.54万吨标准煤。
按照这一数据,有专家初步估计:杭州一年要向大气中排放6000万吨以上二氧化碳,人均每年向大气中排放7吨多二氧化碳。
在生活中,今年,杭州市区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50万辆。新增机动车平均每天以400辆的速度增长。据测算,一辆小轿车的排碳量需要10多亩人工林才能吸收。
在一个月前召开的杭州建设低碳城市专题会议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会上说,“杭州已经实现了人均生产总值1万美元,接下来,我们要用什么模式去实现人均生产总值2万美元、4万美元呢?气候变暖给杭州带来的挑战,让我们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方式。”
“杭州要打造‘生活品质之城’,这是一个很好的概念,需要具体化,低碳城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浙江林学院院长、杭州市政府“低碳城市”顾问周国模说。前不久,他主持的“杭州市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城市发展思路”项目刚刚通过评审。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多个城市都在打造“低碳城市”,而且各地都各具特色。像上海主要作建筑节能示范,保定作新能源开发示范,广州作交通节能示范,攀枝花作生物能源示范。
12月26日,杭州网发布了《杭州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在总计50条新政中,提出了杭州以建设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理想。
这些看似宏大的理想,事实上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比如:
公交零换乘。杭州将致力于构建一个由地铁、公交车、出租车、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形成的组合式公共交通网络,并且实现“同台换乘”。建成全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实现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水上巴士5种公交方式“零换乘”的城市,打造低碳化城市交通系统。
免费单车。进一步完善“免费单车”服务系统,加快建设自行车专用道特别是市区河道慢行交通系统,进一步创新模式,做好广告资源利用文章,使“免费单车”真正发挥大公交体系的纽带作用,成为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最大亮点和特色。
绿色建筑。根据建筑节能状况,对全市各类建筑进行节能“绿色评级”并颁发相应的节能等级证书。从2012年起,所有新建住宅和房地产市场上销售、出租或建造中的商品房,必须事先领取节能等级证书。
阳光屋顶。2009至2013年,杭州市要实施50万平方米的“阳光屋顶”,也就是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总面积要达到50万平方米,在地铁、东站枢纽、奥体博览中心、杭师大新能源学院等重大工程的光伏发电建筑应用示范试点。
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顾问、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说,一个低碳城市的本事在于二氧化碳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做到GDP增长和福利提高。杭州要在未来成为低碳城市的榜样,首先要看杭州能不能在未来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时,把人均排碳量控制在10吨以下。
在田美生孙子的房间,放着一辆自行车,这是孩子上下学的交通工具。墙壁上的电源插座上没有一个插头,草稿本则是废弃的打印纸装订而成。
田美生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下一代的低碳意识,“他们是未来的主人翁,更多的低碳方式等待他们去探索。”
“低碳”力量在于百姓
杭州正在探索的,是一种有品质的低碳生活。
但是,提倡低碳生活,不仅仅是种树、用节能灯、少开车、及时关电脑那么简单。
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他们可能不太明白哥本哈根在吵些什么,但对于自掏腰包却十分敏感。
事实上,即使在那些发达国家,低碳道路走得也并不顺畅。不久前刚刚通过碳税法案的法国,无论政府怎样解释碳税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然有高达7成左右的民众不赞成收取碳税。
据专家估计,为了实现中国的减排目标,中国差不多每年要支付约780亿美元的增量成本,大约相当于每户家庭每年支付1100元。而随着能源价格、消费水准的提升,这个成本还将越来越高。
在当今社会,环保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如何让低碳新政不增加百姓的日常开支,如何让更多的民众在参加新政中受益,这些是政策制定者需用考虑的首要问题,也是保证政策持久的关键所在。
对于这一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西姆施泰纲的评价是: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作为低碳新政的一项内容,杭州公交零换乘前两天已经在媒体公布,在采访中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坐公交车既可以支持环保,又可以让自己省钱,这样的低碳生活我们欢迎。”从这点来说,杭州此次推出的50条低碳新政具有一定的范本意义。
技术应用绝非发展低碳城市的全部内涵,更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是对原有生活品质的提升。城市规划学科专家在低碳城市的规划评价指标中,就加入了更加生活化的内容:比如居住区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就业岗位与居住人口中,就业人口的比值应达到70%以上,比如社区学校和医院是否在500米的步行范围之内,再比如上下班合计通勤时间小于1小时的比例应大于95%的标准。
说到底,衡量一次新政的成功,最终还是要看老百姓是否能够从中获益。气候谈判也好,低碳生活也好,只有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才能行得通,走得顺。依靠百姓,激发他们的环保动力,“低碳城市”才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