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73岁的陶庄镇利生村老党员沈永年在该村党员奉献岗推进会暨党员议事会成立大会上,用选票郑重推荐6名党员参加利生村党员议事会,这6个人都是老沈心中敢为民言、肯替民做事的典型。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后,老沈高兴地说:“我投的有4个人当选了!今后我们村就又多了一个党员为民代言、替民办事的新阵地了。”
老沈说的这个“新阵地”,就是当天利生村的近80名党员当场投票选举产生的由15名党员所组成的议事会。这15名党员将以党员议事会的名义开展听取村党组织工作报告,讨论村里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主动听取、收集、反映全村党员群众对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等一系列工作。利生村的党员亲切地称这个服务群众的新阵地为“党员议事岗”。
一个新成立的党员议事组织为什么会让大家觉得亲切?这还要从该村“党员服务岗”和“党员奉献岗”这两个岗位说起。
73岁的任富财是个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2008年7月份他来到利生村的民情工作室,成了一位民情联络员。威望高、明事理以及好脾气的他很快在帮助协调村民矛盾、向村班子反映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出作用。
今年七八月份,村里为了做好防汛工作要建护岸工程,涉及到的六七家农户却在拆迁补偿问题上跟村里意见不一致,工程也因此而迟迟未动。眼看着汛期将近,老任坐不住了,他一趟一趟往这几户农户家跑,讲道理、做工作,再把农户们反映的情况带回给村里。几经努力后,工程终于开工了,并在随后“莫拉克”台风来袭时及时发挥出作用,而老任和他所坚守的“民情服务岗”也因此受到了群众的称赞。
连续阴雨天里挨家挨户提醒开沟排水、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领取养老金……在利生村,由数名老党员老干部挑起的“民情服务岗”成为党员主动服务群众、服务村集体经济的又一个阵地。今年7月份成立以来,全村60岁以下的党员按一岗两人、每天一岗的形式,义务轮流到村里值班,协助村里开展各项工作、主动参与村级民主管理并参与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
77岁的老党员娄德英告诉记者说,尽管村里没有要求,但他也会在空闲时来“党员奉献岗”值班室里转转。“我是一个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年轻时就在村里工作过,群众对我也挺熟悉,‘党员奉献岗’是我可以发挥余热的地方,今后我会通过这个平台不断将村民们的声音反映给村里。”娄德英说。
“除‘三岗’外,我们还将利用刚刚建立的党员提案制,鼓励党员多对村党组织工作决策、党内事务管理、村干部工作作风等提出意见建议。通过‘三岗一制’的工作方法,我们力求真正服务于民,积极发挥、贡献出我们党员应有的作用与力量。”该村党总支书记计铁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