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次的直播访谈,我是覃达霖。天空,对我们来说,也许意味着梦想,但对有一群人来说,天空是现实。“气象连着你我他,气象连着千万家。”今天来到我们“问政零距离”栏目作客的是浙江省气象局局长黎健。黎局长您好!

  黎健: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请黎局长向网民打个招呼。

  黎健:好,大家好。

  黎健:我是浙江省气象局的黎健,很高兴今天在浙江在线跟各位网友交流,围绕民生服务大局,围绕民生服务大众,是我们的工作宗旨,今天听取各位网友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更好的做好气象工作,更好的为大众服务。

  主持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与各行各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老百姓对气象也越来越关注,我们感到气象局不仅仅是发布天气预报了,而且在为民生服务上面也有不少职责和任务,在这一块,能不能先请黎局长给大家介绍一下?

  黎健:好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了,特别是防灾减灾,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了。那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气象部门的职能,按照国家的要求也不断的在扩展,大家知道气象部门是负责做天气预报的,除了做天气预报之外,气象部门还做这样的几件事:

  第一,我们对浙江省的所有的气象状况进行监测,这个监测的资料,不仅仅是为浙江省所用,还为全国、全球使用。第二,我们要对浙江省发布所有的天气预报和所有的气象灾害的预报和警报。第三,还要对浙江省的气侯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对浙江省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要进行评测。第四,还要进行气侯的可行性的论证,按照国家的法律的规定,对重大项目建设进行气侯可行性论证。第五,还要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开发利用好空中的云水资源,使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更好的趋利避害。第六,还要进行浙江省的雷电灾害的防御组织工作。

  主持人:很多老百姓都感觉今年的天气比较异常,到汛期会不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

  黎健:这几年全社会都感觉到天气异常的情况越来越多了。比如说今年的西南大旱就是百年一遇,其实不仅是我国的西南,东南亚地区也出现了异常的天气,还有北方的暴雪天气,比如说今年的东北黑龙江,包括了新疆等低的大雪积雪达到了将近1米,这是几十年未遇的,另外还有随着低温的影响,对北方的农作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来看,出现了几个异常的情况,气象部门的诊断,今年的春汛也是几十年来没有的,江南特别多。另外,今年大家感觉到,春茶受冻的影响很大,今年的冷空气多,回温又快,倒春寒的影响对春茶影响比较大,这是几十年未有的。

  黎健:与以往相比,当前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今年以来,我国西南省区发生百年一遇的严重干旱,东北华北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冰雪灾害,今年的沙尘暴天气呈现加重加强的态势。就我省而言,今年的天气气候形势也不容乐观。前期,我省降雨天气明显偏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形成了我省历史上罕见的春汛,同时,冷空气影响频繁,气温变化剧烈,出现倒春寒天气,对我省春季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强的损失。前些日子,受北方沙尘暴影响,浙江还出现了大范围罕见浮尘天气,引发了社会公众和广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包括我们浙江在线,包括浙江日报等都用整版、大篇幅地给予报道,一时间沙尘天气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以前常常讲浙江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省份,除沙尘天气外的所有气象灾害在浙江都有发生,目前来看,这样的表述可能也不准确了,所有的气象灾害在浙江都有发生,包括沙尘,包括大家比较关注的台风、高温、暴雨、雷电、大雾、冰雪等极端天气。而且,从目前我们监测的情况看,最近一段时期的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确呈现持续增高的态势。

  关于今年汛期的天气气候预测,这属于长期预报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和天气预报比起来,气候预测更为复杂。影响长期预报的因子更多,我们能看到一些现象对未来气候的影响,比如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太阳黑子、冰的覆盖、陆面状况,但认识还非常肤浅。最近,我们也组织了多次汛期天天气预报的会商,目前专家的初步意见是:今年区域性暴雨洪涝、台风、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交替重发的可能性较大,梅汛期降水比2009年增多,可能会有较明显的降水集中期,台风影响会加重,气象灾害防御任务较重。不过这些结论还需要我们下一步不断的论证。气侯预测方面,我们要不断通过积累经验、搜集新的资料进行再加工,滚动作出预测。希望大家不要只看刚的刚才的预测结论,而是注意收看、收看气象部门滚动发布的最新预报预测意见,要更加去留意日常的天气预报预警。

  主持人:作为省气象局的局长您是不是可以率先发布一个预警的消息?提醒注意防范哪些方面的气象灾害?

  黎健:由于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后期天气情况很难准确把握。根据目前的预测意见,我们判断今年总体上将会是气象灾害偏重年份。结合我们的初步预测意见,我想提醒公众注意防范四个方面的灾害:

  一是我省已连续7年降水量偏少,连续10年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可能会出现涝旱急转情况,部分地区将出现洪涝或内涝,重点应关注浙南和浙中的西部地区。

  二是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百年一遇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我省夏季高温热浪不利影响有加剧趋势,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高温热浪灾害和水资源短缺。我们尽可能把预报作准,但从防御角度来讲,还是要预防为主。

  三是去年我省只受1个台风影响,今年预测影响我省台风将增加,可能有台风直接登陆浙江。浙江老百姓在台风防御方面也很有经验,沿海地区要特别予以关注。

  四是雷电等突发性灾害由于其局地性强、预警时效短、破坏力大,常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防雷重点单位及农村和中小学校要注重防范,同时,我们也会加强这方面的科普宣传。

  主持人:明天就是五一小长假,网友对天气情况比较关心,能否预测一下?

  黎健:预计5月1-3日我省受高气压系统控制,以晴好天气为主,其中1日夜里到2日上午有一次云系增多过程,浙中南地区局部有阵雨;

  期间早晚气温较适宜,午后人体感觉稍热,最高气温浙北地区一般在25-27℃,浙中南地区在27-29℃,局部可达30度。

  4月30日:全省晴到多云。

  5月1日:浙北地区多云;其他地区多云转阴,夜里局部有小阵雨。

  5月2日:浙北地区多云;其它地区阴有零星小雨,上午起阴到多云。

  5月3日:全省晴到多云。

  总体看,“五一”期间我省及周边上海等邻近地区天气气候较舒适,适宜观光、旅游和进行户外活动,但午后气温较高,适宜轻便着装。节日期间多晴好天气,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请注意用火安全。届时景点名胜区、杭州休博园及上海世博园区附近客流量将会比较大,请前往人员一定注意交通和人身安全。

  主持人:刚才讲到今年的台风,我们知道浙江是台风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请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台风灾害的基本情况。

  黎健:台风是强度很强的热带气旋,在各个洋区的叫法不一样。在西太平洋、南海生成的叫“台风”;在大西洋、东太平洋生成的叫“飓风”;在印度洋、孟加拉湾生成的叫“气旋”。

  迄今为止全球强度最强台风,是1979年10月19日登陆日本的“泰培”台风,这是全球有记载以来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其近中心最大风速达85m/s(306KM/小时),中心最低气压为870hPa。“泰培”云系范围非常大,7级风圈半径达2220km,其范围几乎等于美国国土面积的一半。

  迄今为止全球伤亡最大热带气旋,是1970年11月12日在东巴基斯坦(显孟加拉国)登陆,它强度超强,伴随的风暴潮淹没了恒河流域的大部分平原地区。在这次强风暴中约50万人失去了生命,是有记录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气旋,也是文明史上最致命的一次自然灾害。因为这次“博拉”气旋,导致了孟加拉国的独立。

  浙江是我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各类气象灾害都有发生,有台风暴雨雷电频发之灾,有高温缺水干旱重发之害,有山洪地质灾害易发之忧,也有大风大雾冷害常发之患。据统计,我省气象及其次生灾害占自然灾害损失的90%以上。从现有的统计分析看,台风是对浙江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可以说台风是浙江的心腹大患,当然也是重要的气候资源。1949~2009年,影响浙江台风共207个,年均3.4个,其中登陆我省台风40个,年均0.6个。登陆浙江台风主要出现在7~9月,占登陆台风总数的92%。由于浙江独特的地理位置,登陆浙江台风强度普遍强于我国其他沿海省份。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的超强台风共有7个,我省占4个,其中“桑美”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

  台风对我省的人民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危险,如5612号台风使4925人丧失生命,9417号台风造成1126人死亡,等等。随着社会发展,防台能力的加强,热带气旋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已明显下降,但由于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性,台风尤其是超强台风仍会给人们带来不能磨灭的伤害,如2006年“桑美”(0608号)台风的防御堪称典范,但仍然夺去了193条生命,“云娜”(0414号)也造成164人死亡。台风还给我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9417号台风直接经济损失178亿元,占当年GDP的6.7%,9711号台风直接经济损失186亿,占当年GDP的4.0%。历史上灾情特重的台风有5612、6214、9417、6312、6126、5207、9711、0414号台风等。

  主持人: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做好台风防御?

  黎健:一位专家说得好:“一旦台风靠近大陆,最好的防御就是情报”。台风灾害不可避免,但可以设法将之减轻到最低限度。为了做好台风的防御工作,一是在台风来临之前,突出“防”字,有备无患;二是台风到来时,突出“避”字,避其锋芒及时撤离人员,转移物资;三是台风过后,突出“抢”字,抢救群众,抢修水毁工程,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气象部门为提高防御台风的能力,要力求提高台风灾害预测、预报的科学水平,要根据当地气候特征,加强对台风灾害的研究,提高气象科学现代化水平和台风的预测、预报能力,做到准确、及时。还要通过通讯网络,使台风灾害的预测、预报信息及各级政府有关抗台部署迅速传达到有关部门和千家万户。

   主持人:有网友问,现在的极端天气为什么这么多?

  黎健:是这样的。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呈现突发、多发趋势几乎已经成为科学界的共识。从我们这些年来的监测情况看,也是与科学界的判断是相一致的。为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做一个简要的解释。

  先谈几个基本概念。气象,望文生义,就是大气的现象,或者说是大气的物理现象及其运动规律,气象工作就是围绕大气的现象、大气的运动变化及其规律来展开的。天气,望文生义,就是指天空中发生的大气运动现象,是指短时间内,一般是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气候,是指某个较长的时期内(月、季、年、数年、数十年和数百年等)天气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气候短期变异(月降水量,季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气候变化,指随时间气候出现了显著变化,如十年内温度变化,百年来降水量变化等。

  我们研究气象,既关注短时内的天气变化现象,也关注较长时期的气候特征的研究,也就是通过探索千奇百怪的大气现象,摸索千变万化大气运动,寻找千头万绪的大气运动规律,从而不断提高对天气、对环境,甚至对整个自然界的认识。

  主持人:气候变化除了引起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以外,对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什么影响,比如说浙江的情况会怎样?

  黎健:浙江与全国以至全球一样,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气候变化已经给我省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等方方面面带来了影响。这些影响都是现实的、广泛的,有些甚至还是不可逆的。概括地讲,气候变化对浙江主要产生六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气候变化将造成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加剧浙江水资源短缺。

  二是气候变化显著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导致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亏缺,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波动性加大。

  三是气候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气象灾害和森林火灾对森林的危害将进一步加剧,病虫害及外来物种入侵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高,物种多样性将受到威胁。

  四是气候变暖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巨大压力,需要处理好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五是气候变化造成海岸带侵蚀,加重风暴潮等灾害,沿海地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率增大,海岸滩涂湿地等生态群遭到破坏。

  六是气候变化对人居环境等其他领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如夏季高温造成电力负荷加大,造成拉闸限电等。

  主持人:前面黎局长说到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问题,大家总体感到天气预报比以前准了,但老百姓觉得还是有不准的时候,请局长解读一下。

  黎健:气象部门受到网友的批评、质疑最多的,就是你的气象局的天气预报不准,或者是影响了我的平常的安排,甚至是造成了损失。甚至有的网友说,你这个预报不准,我跟气象局要打官司,说实话,做准天气预报,是我们全省气象工作者一个不懈的追求,应该客观的说,浙江省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随着投入的增大,科技水平的提高,准确率在提高,但是我们感觉到还满足不了各级政府和各个网民,和各位公众的需要。准确率的问题,我们感觉到主要是取决于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气象科学的水平要日益完善,气象科学的研究,对大气的研究认识是否到位。

  第二,取决于你能不能监测好天气,你的监测系统、预报系统是否能力具备了。过去,大概是60公里建一个气象站来监测天气,现在缩小到5-10公里,但是我们感觉到这个监测的能力还是不够。包括我们预报的速度,计算机的能力,我们感觉到有很大的进展,但是也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取决于我们优秀的预报员,就像看病一样,虽然是有CT和X光,但是还是需要水平很高的医生,做气象预报也一样,我们也需要一支优秀的预报员队伍,正是这样的三个方面,我们还有差距,所以就造成了一些准确率有时候有不准、有偏差。但是我们会努力的不断的来加以改进,不断的提高。我也可以告诉大家,浙江省的准确率大概是这样的,短期的准确率是80%左右,在全国的每年都要做通报的,是属于相对比较好的那一列,我们感觉到浙江省是灾害多,但是仍然远远的满足不了,还要继续努力。

   主持人:以前天气预报主要是在报纸、电台中发布的,现在好像很多地方都能得到信息,请局长介绍一下现在天气预报发布主要有哪些手段?

   黎健: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气象服务产品的特性:一是时效性特别强;二是服务面特别广,广大民众都在关注;三是更新频次特别快,天气无时不刻在变化,老百姓和各行各业希望掌握最新的信息;四是预报提前量有限,尤其是突发、灾害性天气的预报一般很难定时、定量、定点预报。 针对气象服务产品的特性,气象信息的传递发布工作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与所有公众媒体紧密合作,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公众媒体的支持下,迅速将天气预报告诉老百姓,我们与浙江在线就有这样的合作;二是气象与通讯等有关部门合作,通过电话咨询、短信分发等手段,迅速将有关突发性灾害信息告诉用户;三是面向专业领域,通过与专业部门的合作,在交通运输、旅游、卫生防疫、环境健康、商业、保险、城市运行、仓储、物业等100多个有关民生的行业领域,都能够得到针对性的气象信息。

   目前,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已建成了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全省现共有134个电视频道、109个气象服务网站、42个报纸专栏、1337个电子显示屏发布各类气象信息。每天为1200多万公众提供气象短信服务,为21万余人次提供气象声讯电话服务。 从现状看,气象信息发布的渠道还不够,特别是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如何发给所在地的老百姓,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改进这项工作,进一步完善突发气象灾害发布平台。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农业靠天吃饭,浙江也是一样,气象部门在为农服务上有哪些举措?

  黎健:气象工作与“三农”工作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气象信息是农民最关注的三大信息之一。农业生产受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天气、气候影响十分明显,我省气象及其次生灾害损失80%以上在农村,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改变。一方面我省丰富的农业气候资源为“三农”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支撑,另一方面,各类气象灾害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从现实情况看,我省农村仍然是气象灾害防御最薄弱环节;农业仍然是最易受气象条件影响的脆弱行业;农民仍然是最需要提供公共气象服务的弱势群体。

  省委省政府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高度重视,前不久也专门作出了了批示。长期以来,我们气象部门把为农业服务放在重中之重,去年专门推出气象为农服务十件实事,在今年提出了气象为民服务件实事中,有一半以上都与“三农”有关。去年,我们还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深入农村,通过座谈会、恳谈会、发放意见表以及网络调查等形式,了解“三农”工作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倾听农民朋友对气象服务的意见建议。

  近年来,我们在气象为农服务方面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农业气象监测网和1445个乡镇气象自动站,通过卫星遥感,通过地面观测,通过气象条件的分析,对主要农作物产量进行预测预报,到每一个关键的农时,播种的时候,收割的时候,我们都做专项的预报。另外,我们专门针对农村防灾减灾的需求,全面开展了48小时时效的乡镇天气预报。

  二是针对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各级气象部门主动联系农村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或农业企业,与水稻、水果、畜禽等16个大类一万多个农业大户建立了农村气象服务联系卡制度。在重要农事季节及预计到气象条件可能会对农业产生影响时,气象部门提供天气预报、农用气象预报和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等气象信息,主动加强现场生产指导,提供量身定制的专项气象服务等,受到了广泛好评。

  三是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全面开展乡镇气象协理员、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目前,全省共发展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2.9万人,重点承担“气象预警信息的传递员、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员、气象服务需求的反馈员、防雷安全的协管员和气象科普的宣传员”的“五员”职责,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建立了气象与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制度,去年专门召开联合会商会5次,并及时将气象预测意见和防灾建议通过百万农民信箱发送到广大乡镇干部和农业大户,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五是针对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联合构建以新闻媒体、公共网络、短信声讯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气象发布平台。我们在新农村电视频道开设“农情气象站”栏目,在农业厅的支持下,开辟了《农村信息报》浙江气象专刊。

  主持人:现在农村专业大户很多,气象局在为农业大户服务中有哪些举措?

  黎健:浙江农业已形成了蔬菜、茶叶、果品、水产养殖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农业规模化、合作化发展很快。据农业部门统计,全省有农业专业大户20.5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近1.6万个,农业企业6300余家。加强面向农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针对性气象服务需求十分旺盛。

  对于农业大户的服务,刚才说的建立气象为农服务联系卡制度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的专项气象服务。比如慈溪,气象部门在蔬菜大棚中开展了多要素气象观测,并通过监测系统将无线传输的实时气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开展蔬菜生产预警服务;又比如新昌县气象局在茶场建立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基地,在茶园架设气象观测设备,研究不同品种茶叶在当地的适生性及茶叶受气象灾害危害指标等。

  我们也非常重视气象科普进农村工作,把提高农业大户理解和应用气象科技的能力作为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与省农办、省应急办联合编印了15万字的《浙江省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手册》,赠送给乡村干部和农业大户。向全省农村气象协理员和农业大户赠阅《气象知识》杂志1万余套,发放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指南》5万多份。

  当然,气象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一样,都存在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城乡资源分布不均、服务覆盖面不广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计划的要求,切实加强农村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全省农用气象服务产品体系,完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向农村延伸。

  主持人:现在雷电灾害频繁发生,作为全社会防雷工作的主管机构,气象局在这一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黎健: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击灾害还容易造成各类安全事故。我国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达上千人,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我省是雷暴高发地区,全省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0-65天,最多年份达85天,而且最近几年,雷灾基本全年都有发生。2004年6月26日下午,临海杜桥发生特大雷击事故,造成17死、13伤,是我省至今一次性伤亡人员最严重的雷击事故。

  2009年全省共发生雷电灾害事故793起,其中人员伤亡事故23起,死亡11人,这些雷击灾害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今年以来,全省已经发生雷击灾害373起(农村288起),其中10起雷击事故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造成2死2伤。

  全省气象部门认真履行防雷安全管理的职责,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是加强雷电监测预警工作,每年定期向全社会发布雷电监测公报;

  二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指导、规范、督促全社会防雷设施的建设;三是开展全社会各项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

  四是实施防雷重点单位管理工作,并上网公布;

  五是深化中小学防雷安全工作,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中小学校防雷安全大检查;

  六是推进防雷科普,编制《雷电灾害防御服务手册》,推广防雷减灾适用技术,增强全社会防雷安全意识。当然,根据我们的调查,由于防雷设施不完善、防雷设计规范不落实、防雷安全检测不到位,目前我们在防雷安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隐患,因雷电引发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一是社会公众的防雷减灾意识仍比较薄弱。从调查情况看,社会公众对如何有效防雷避灾以及自救互救意识仍然不强,防雷基本知识缺乏。一些农村建房时在房顶安装金属装饰物,又没有很好的接地,往往成为引雷装置,成为防雷安全隐患。

  二是农村地区的防雷安全工作亟待加强。目前农村老旧民宅点多面广,但基本无任何防直击雷措施,发生雷击伤亡事故的概率较大;同时,农村架空接入的电力、通信线路大大提高了受雷击概率。

  三是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难度较大。雷电灾害具有“局地性强”、“生命史短”的特点,目前的监测应急工作还不够。

  主持人:马上要到雷电高发季节,也请局长教网友一些防雷高招。

  黎健: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防御常识,可以大大减轻其危害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遇到打雷的天气时,切记几个“不要”:

  不要把尖状的金属物举过头顶;

  不要在打雷时开窗;

  不要在雷雨中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不要使用电器、水龙头和金属装置;

  不要在野外使用手机。

  不要站在空旷场地以及树木边上。

  另外,野外遇雷不要平躺地面,应两脚并拢,双手抱头,蹲下身体。

  主持人:近年来,我省很多地方都在开展人工增雨,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样的,人工增雨的效益怎样?

  黎健:大家知道“天上无云不下雨”的道理。然而,有时天上有云也不下雨,为什么呢?因为云中缺少一定的降水条件。试验证明,人为的向空中一定条件的云层中施加催化,改变云内微物理过程,可以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这就是人工增雨原理。

  人工增雨作业可以为农业抗旱、增加河流、湖泊和水库蓄水量、森林防火、生态环境改善,以及重大社会活动人工消减雨(消减云)作业服务,对缓解地区水资源短缺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从人工增雨的效果评估统计来看,一般可增加降水量10%-25%,经济效果明显。

  主持人:人工增雨除了抗旱之外,还有哪些作用呢?

  黎健:人工增雨除了抗旱之外,可以发挥其在保护生态环境(防范太湖蓝藻、流域水质改善)、保障粮食安全(农业抗旱)、城市用水安全(水库增蓄)、草原森林防火等方面的作用,也有益于保持水土、保护动植物,创造环境绿地、净化大气和水源、维持生态平衡,减轻因地下水位下沉而带来的地质灾害,减少土地盐碱、沙化的影响,对建设青山、绿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环境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浙江是气象灾害高发区,也是气候资源丰富的地区,其中云水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巨大,据有关测算,我省可以开发的降水量达到单位面积160mm。

  目前我省建立了31支人工增雨作业小分队,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支持下,各级气象部门积极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为农业抗旱、森林防火、防暑降温、城市用水、水库增蓄、流域增水、水质改善、流域增水防范太湖蓝藻,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03年和2004年,我们开展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各种作业手段增水达35亿吨。我省还为2007年上海特奥会开幕式进行了人工消云减雨作业试验。

  主持人:我们看到了很多的网友都关注我们的访谈,发了很多的帖子参与访谈。有网友说地震云可不可以探测出来?

  黎健:地震云是有这个说法,整个的“云”都可以卫星探测到的,但是是否是“地震云”,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个云出现之前就是地震云,或者是之后出现的就是地震云,目前都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如果真是有这个依据的话,就可以利用它来预测地震了。

  主持人:这是地震云的问题。还有气象的检测是什么流程不太清楚,气象局能不能通过一些活动组织一下大家去参观,对这个流程有一个了解。

  黎健:做好气象工作,这个网友的问题提得很好,气象检测是气象预报的基础,检测就是通过定量的方式来描述大气的状况。现在浙江是这样的,一个是地面检测,一个是温度、降水、风向、风速。第二个就是地表检测,放气球到几万米的高空,探测到整个的大气的温度。第三个是雷达观测,浙江省是建有6部雷达,365天24小时不停的运转。第四,我们还有卫星的检测,接收美国、日本等国的数据检测。第六,还有对于一些数据的情况,紫外线、大气成份、酸雨、雷电、农业、交通、海洋等专门的气象网,所以这些检测,对于气象部门来讲,所有的气象局都是对外开放的。不管是学校还是个人都可以跟气象局联系,参观当地的观测,特别是三二三的时候,都可以。也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浙江省的杭州就在杭州的馒头山,就有一个气象检测设施的开放点,每个星期六、星期天都开放,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主持人:好的,就是可以去参观气象部门的。

  主持人:有网友问杭州为什么夏天这么热呢?我们感觉到原来的杭州气侯非常的宜人,而现在的杭州夏天气温超过了武汉,成为了新三大火炉之一了。是这样的感觉吗?

  黎健:是这样的一种感觉,杭州这几年夏天的气温感觉比较高。气象部门有一个定义:35度以上叫做高温,这样的高温天气是越来越多,气象部门对于温度也有一个标准,我们在阴天的时候,有一个百叶箱的箱子里面测出来的温度,代表了这个地区的温度,浙江省的最高气温达过43度,杭州一度也超过了40度。但是总的来看,浙江省的温度高温天气是有增多的趋势,不仅是杭州,在其他的城市也有增多,整个都是在增多。随着气侯的变暖,是有增多的趋势,总的来看,杭州并没有比其他的城市有更多的增长的趋势,这一点是没有的。杭州来讲,绿化方面,在海边的位置,都有一个气象方面的调节。

  主持人:好的。有网友问到因自然灾害引起的海啸会不会在浙江发生?

  主持人:好的。有网友问到因自然灾害引起的海啸会不会在浙江发生?

  黎健:这是有关海洋的问题,前些年印尼的海啸是死了很多人,一般的海啸都是由于地震引起的,包括了引发的地震强度等等因素。没有地震可能就不会产生(海啸),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想有地震引发海啸。

  主持人:有网友问今后几年浙江省的气象发展如何?能否给我们描绘一个蓝图?

  黎健:浙江省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一个省份,作为浙江的气象部门来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最重要的是要不断的增强浙江气象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让气象科学惠及更多的老百姓,使我们的天气预报更准确,提供的气象产品更多,质量更高,并使得气象信息能够更广泛的传播给老百姓,一句话就是“不断提高浙江人民对气象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这是我们气象事业下一步追求的目标。

  主持人:我看到下一个问题也是有关于描绘蓝图的,我们的三五年之后,农民朋友会享受到怎样的气象服务,这方面有没有考虑和推进?

  黎健:客观的来说,农民或者说是农村的公共气象服务,或者说是跟其他的公共服务一样城市与农村是有差距的。所以,我们未来的三年,我们准备实施一个计划:公共气象服务进农村的计划,也是响应省委省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之一。省委省政府将气象服务向农村延伸也是纳入到这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中来。我想今后的农村享受到的公共气象服务会大致相等。这是我们的一个工作的目标。

  主持人:好的,这可以说是气象部门的一个工作的目标了。谢谢。有网友问到沙尘暴的问题,总结意思起来是这样的,能否请局长详细给我们讲一讲这次沙尘暴的影响,是不是说明我们比较脆弱,以后的每年都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

  黎健:应该说,沙尘暴啊……

  主持人:以前都没有?

  黎健:沙尘暴是自有气象部门以来一直在监测的气象天气,今年以来全中国的沙尘暴,昨天看到一个报道,全中国今年的沙尘暴的天气,严重的沙尘天气出现了12次,与历年相比是大致平衡的,没有特别的异常。但是今年的几次沙尘天气非常强,影响也很大。我印象很深的是3月21日,杭州市的很多公众十分的关注沙尘的天气,很多的车子上面是布满了灰尘。气象部门也检测了,由于那次的冷空气北方的特别强,加上回温比较快,灰尘比较多,碰到一次强冷空气,而且是南下的冷空气,不是往东的冷空气,所以对我们的浙江,甚至是香港和台湾都刮过去了。气象部门的检测,每立方米达到了1300多,是平常的灰尘量的12倍-17倍之间,应该说也是有影响的。

  黎健:我想说到现在的沙尘天气增加了,根据现在的资料来看,还为时过早,但是不管怎么样,在南方也要注意北方沙尘的影响,这肯定也是要作为我们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主持人:老百姓非常的关注,这次仅是一个个案,还是今年的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黎健:可以说过去可能也有,但是检测不够。但是现在来看,南方也应该关注的,今后可能也会出现。

  主持人:可能是以前发生过,没有检测到,以后也有可能会再发生是吧。还有网友问到了台风的名字很有意思,取名很讲究,老百姓能不能投票取名字啊?

  黎健:由于一个台风(或热带气旋)常持续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时可能出现几个台风,有了名字,就不易混淆。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戏称他。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热带气旋命名始于1945年,2000年1月1日起,亚太经社理事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台风命名系统,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员组织各提供十个名字,每年出现的台风分别对照表上的次序对应命名,当140个名字都被对照完时,再重新从头开始对照,这样周而复始。其中,中国为台风组织选用的十个名字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它们分别是:龙王、悟空、玉兔、海马、海燕、杜鹃、海棠、电母、海神、风神。

  按照规定,如果一个台风破坏力具大,世界气象组织将考虑不再继续使用这个名字,而使其成为某个台风的专属名称。如2004年重创浙江的台风“云娜”,2006年登陆温州苍南的台风“桑美”,均已退出国际台风命名序列,今后永不续用。

  主持人:就是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就会去掉了,不再重复的使用。今天的访谈很成功,网友提问非常踊跃,黎健局长回答简明扼要、朴实亲切。我想最后一点时间,请黎健局长是不是对这次访谈做个总结和未来的展望?

  黎健:非常的感谢浙江在线对我们气象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说实话,包括我自己天天都要看浙江在线,我想作为我自己,包括了网民也通过了浙江在线了解到了气象信息和气象的新闻,非常的感谢。另外,非常的感谢网民对这次在线播放的关注,也感谢网民对气象部门、气象信息的关注。作为气象工作,以做好公共服务为已任,有一个口号“以民为友,以天为友,以民为天”,来全力以赴的做好我们的气象公共服务。气象预报虽然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准确,但是我们将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最后,祝愿我们的浙江大地,风调雨顺,悦水钱江,和谐安康。谢谢!

  主持人:再次的感谢黎局长和各位网友的收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