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吹风 | 浙江观察 | 理论前沿 | 决策解读 | 工作简讯 | 中心组学习 | 社科信息
    
走向低碳生活

  近年来,“低碳生活”与“低碳经济”等成为最热门的词汇,这缘于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日益匮乏的普遍焦虑和关切,也意味着新的环境资源危机再次引发一场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内的巨大变革。其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保护全人类共同和唯一的家园以及每个人的健康和幸福。

  在当前形势下,这场变革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走出百余年来的“现代化焦虑”,从容思考适合中国国情的未来生活模式。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现代化焦虑”,导致许多方面对西方发展模式的盲目仿效,在经济发展中单纯讲求高速增长,在物质生活中向往和追求高消费。不合理发展与消费模式留下了诸多隐患,各种严重后果日益凸显。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今非昔比,应该冷静反思以往的失误,积极调整前进方向,从容思考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与物质生活模式。

  其次,区分消费品生产的环境资源代价,正确引导消费方向,积极提倡低碳消费。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美国式的高能耗消费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生活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群众长期被压抑的消费欲望得到释放,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客观冷静地看,大众消费并非都是合理的(如过高的热量营养摄入造成了不少健康问题),必须加以调整。最近两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府通过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长远发展目标来看,在高能消耗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尚未实现的阶段,若不计产品的生态成本、不区分不同产品对环境资源的损耗,盲目刺激消费,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资源供给与经济需求的矛盾,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恶化。因此,国家需要通过经济、法律、教育等各种手段,推动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引导物质消费方向,限制高能耗物质产品消费,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健康生活方式。

  再次,通过各种有效政策和措施,遏制不断蔓延的社会奢侈性和炫耀性消费。奢侈性和炫耀性消费主要是以高能消耗为特征的美国式消费为模板,往往表现为社会紧缺资源和产品的巨大浪费,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极大地增加了环境资源压力,必须加以遏制!否则,经济转型、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将无法真正实现。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