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办副主任 邵峰
今年是我从事“三农”工作的第20个年头。20年来,我与媒体朋友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起初,我与媒体朋友交往,为的是能够在媒体上发表一些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写的文章;当了副处长后,因为一些工作时常需要媒体参与,与媒体朋友的工作合作多起来了;近十年来,随着自己对“三农”工作阅历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媒体朋友找我了解情况,约我撰稿、点评、访谈越来越多。在与媒体朋友长期交往中,我懂得了两个重要道理:
第一个道理,媒体宣传也是生产力。对“三农”工作来说,媒体宣传有其特殊重要的作用。中央一直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和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以其产品、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贡献支撑了工业化城市化,而自身却处于缓慢发展的弱势地位,不仅各级干部在工作中容易削弱“三农”发展,社会各界也会忽视“三农”发展,就连农民也越来越多地“农转非”。正因为“三农”声音的弱小,媒体宣传才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三农”工作有很强的阶段性、地域性,各地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需要通过媒体宣传来传播和推广。还有,“三农”工作中的负面现象,也需要通过媒体批评来监督和纠正。媒体的宣传促进了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重视、关注和推动“三农”发展。
第二个道理,媒体朋友也是良师益友。我个人的成长,除了组织培养和自身努力外,媒体与我长期互动对我的帮助也十分重要。首先,媒体是“诱导器”。在我刚刚涉足“三农”工作时,媒体经常发表我的文章,诱导了我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其次,媒体是“广角镜”。我记得与媒体朋友的三次工作合作,一次是90年代中期带省级媒体记者“种粮千里行”的采访,一次是新世纪初参与省电视台“效益农业在浙江”电视脚本的撰写,还有一次是2004年到省电台“海楠说农村”栏目解读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这三次合作不仅使我了解了媒体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及不同媒体的各自特点,更使我领悟到媒体人“用眼”去看、客观反映事实,“用脑”去思、理性分析问题,“用心”去做、公正对待人和事的优良素质和秉性,丰富了我观察、思考和表达的方式。再次,媒体是“强身剂”。媒体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要求我不仅要加强对“三农”理论与政策的研究,也迫使我要注重对“三农”工作表达方式的把握,努力使自己成为“问不倒”的人。
尽管如此,当好“新闻发言人”仍然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前段时间,参加了省委外宣办组织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初步了解了新闻发言人的角色特点和危机处理与媒体应对的方法。我将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认真做好“三农”工作的新闻发布工作和为媒体朋友的服务工作,使媒体的宣传成为促进“三农”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媒体的朋友成为帮助我当好新闻发言人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