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讯 继全国经济三季报公布后,10月22日,浙江经济也拿出了一份亮丽的三季报。
昨天,由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前三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30多家媒体都屏息听着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杰和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副巡视员沈国良的发布。“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转型升级步伐有所加快,内生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王杰表示。
数字看经济: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GDP)18765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比去年同年同期加快4.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9723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8232亿元,增长11.3%。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68元,同比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进入10月,加息意外来临、汇率征战硝烟四起、房产调控政策再度发力,面临种种新情况,浙江制造、投资、出口、物价,还有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房地产将如何演绎?
一问GDP:平稳增长面临哪些阻力
数据: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比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8210家,亏损面为13.4%,亏损企业亏损额110.9亿元,同比减少32.9%。
投资增长平稳。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46亿元。限额以上投资7891亿元,增长17.7%,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6.1%,增速比国有投资高19.4个百分点。
这样的增长态势能否持续?目前还面临着哪些不确定因素?
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王杰:和全国GDP逐季增速减缓相比,浙江三季度GDP在二季度增长趋缓后快速扭转势头,前三季度增幅比全国高出1.6%,这充分说明浙江经济的内在活力和动力强劲,民间投资意愿加强。
总体来看,浙江经济运行正在进入平稳增长区间,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的因素在增加,存在的新老问题将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逐步解决。预计全年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年初确定的GDP增长目标可以实现,“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也将基本完成。
浙江省改革和发展研究所所长卓勇良:今年三季度我省工业增加值回稳,主要经济指标超预期增长,结构趋于优化,增长质量有所提升。但是当前宏观经济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特别要关注节能减排深化以及汇率升值加快、通胀预期等影响。预期四季度仍有下行风险,但应具有可控及弱化的特点。综合分析多方因素,预计我省2010年GDP增长11.0%。
二问房产:楼市火爆还会依旧吗
数据:前三季度,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066亿元,增长35.4%,商品房销售下降,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下降18%和1%,房地产调控效应显现。9月份,全省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4%,环比上涨0.8%,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3.4%,环比上涨0.6%。10月伊始,浙江各地限购令等政策相继出台后,房产投资是否会受影响?火爆的楼市会有所降温吗?
卓勇良: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有所回升拉动投资平稳增长。虽然商品房销售额经历了连续两月负增长,但投资有一定的惯性作用,相对于销售具有滞后性,二季度较高的新开工面积使房地产投资高增长态势得以延续。
浙江7、8两月新购置土地面积达到今年顶峰,共352.6万平方米,超过2季度总和,这也表明了开发商对于市场回升的预期。另外,省政府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力度,优先安排和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从而也推动了房地产投资的高速增长。
三季度CPI继续高企,银行定期存款实际为“负利率”,而股市在一波反弹后扑朔迷离,实体经济投资利润率相对较低,流动资金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房地产市场仍被视为较好的投资选择。但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入执行,会通过各个环节逐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下降已显露迹象。
三问外贸:汇率波动影响几何
数据: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为1864亿美元,同比增长36.6%,前三季度月均出口147.8亿美元,超过金融危机前水平。
在出口规模屡创历史新高的同时,浙江很多外贸企业日子并不好过。今年9月10日起,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频率加快,到9月22日一举冲破6.7关口,进入“6.6”时代。刚刚从国际金融危机中缓过劲来的浙企,再度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浙江省商务厅抽样调查,由于出口价格提升无法完全消化成本上涨因素,今年1~7月,全省近1500家重点监测企业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利润同比下降。刚刚结束的广交会上,一些参展商眼下已经不敢接超过2个月的订单。商务部委托几大进出口商会进行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出口全行业能够承受的升值幅度不到2%。
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9月浙江出口创新高,短期短期来看,浙江出口产品的价格和生产能力还有一定优势;但长期而言,汇率对浙江出口企业影响是远虑大于近忧,汇率以外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土地等资源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更大。
因此从趋势来看,浙江企业应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行竞争力导向战略势在必行。而人民币适当地升值,能够形成“倒逼”机制,迫使企业转型进入新兴产业领域,或是通过增加研发投入等途径,向价值链高端升级。
卓勇良:尽管人民币升值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遏制通胀,还能一定程度缓解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但短期内可能对出口极为不利。经测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比增速每提高1个点将拖累我省出口累计增长率2.75个百分点(有6个月的时滞)。横向比较,我省出口对汇率的抗压能力要明显强于江苏(3.38),但弱于广东(2.34)和上海(2.47)。若其他条件不变,汇率升值会给今年我省出口带来6.4个百分点的下滑。
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对出口企业来说,汇率波动的影响非常大,整个外贸行业的利润率普遍下滑。当前欧美市场景气度不高,零售商不愿意加价,而国内的各项成本又迫使企业必须提价,由此双方将经历非常漫长的博弈期。但在僵持的过程中,出口企业最迫切的是提升自己,追求健康、低碳、具有竞争力的包容性增长。
四问民生:CPI、PPI还会往上翘吗
数据: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5%。所调查的八大类价格同比七涨一跌,涨幅较高的是食品、居住、医疗保健。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2%和12.4%。
自5月份起,两项价格同比涨幅开始逐步回落,但9月环比分别上涨0.6%和1%。前三季度,两项价格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价格指数高位运行,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多久?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副巡视员沈国良: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前三季度浙江CPI之所以高出全国0.6%,是因为浙江经济增幅快于全国,去年浙江货币投放量也高于全国,价格的翘尾因素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等。从总体来看,0.6%的涨幅并不明显,都在温和上涨的范围内。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史晋川:无论从全国还是浙江的情况来看,近期CPI涨幅从性质上看都是非常温和的,都维持在3~4%以内。从全年趋势来看,三季度往往是CPI的高点,CPI在9月份创出新高后将会有所下行。
卓勇良:食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成为CPI上涨的主要推手,这与今年以来我国发生大量自然灾害以及相对宽松的货币供给有关,随着后期秋粮的大量上市和经济增速的逐季放缓,未来CPI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另外,尽管下阶段针对印染、化纤、钢铁等行业的调控力度将更为严厉,可能会推高部分工业品的出厂价格,但在产能相对过剩的大背景下,考虑到去年四季度基数上升的速度仍然较快,预计未来数月PPI整体水平难以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