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罗家岙边防派出所,管“闲事”管出一片安宁与和谐
本报通讯员 刘来红 于陶明
本报记者薛建国
给百姓提供一点生活上的帮助,或许就此化解了一段纠纷;资助一个贫困学生,或许就此少了一个失足少年……这些看似与警务无关的“闲事”,却牵着社会稳定这根神经,成为了减少犯罪和防范治安案件的重要因素。在省边防总队舟山罗家岙边防派出所,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主题词】青年雷锋队
事件点击
在罗家岙边防派出所辖区,活跃着一支80人的“青年雷锋队”。
这支青年雷锋队是由民警孙金磊于今年3月份开始组建的。队员有医生、教师、学生、军人、律师,不定期地开展送医下乡、清洁卫生、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爱民活动。
“组建‘青年雷锋队’是为倡导一种和谐、互助的氛围,让更多的人能主动地关爱别人、帮助他人。”民警孙金磊谈起了组建的初衷。
如今,有许多人自发地加入到“青年雷锋队”里来。在宁波一家银行工作的孙莉莉休假回到老家罗家岙村时,看到“青年服务队”正在帮村里修路,就主动要求加入进来。大学生韩婷是得到罗家岙边防派出所民警帮助才走进“象牙塔”的,暑期里也主动承担起了为困难儿童义务家教的任务。
今年以来,“青年雷锋队”服务队已为辖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660余件。
民声反馈
“‘青年雷锋队’有时关爱了一个人,却带动了一群人。倘若全社会的人都能主动去关心别人,社会何愁不和谐。”
【主题词】为渔民守夜
事件点击
夜深了,船老大余贤军接到罗家岙边防派出所民警张超的电话时,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原来,余贤军刚出海回来,因家中有急事,船上的贵重物品来不及搬走就匆忙赶回去了。
回到家后,余贤军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窃贼光顾渔船。民警的电话让他吃了颗“定心丸”。因为这一晚,他的渔船有民警帮忙看守了。
凉峙村党支部书记郑善华告诉记者,岛上渔民曾流行着这样一个顺口溜:“渔船归来鱼满舱,渔船入港偷精光。”
“以往遇到这样的案子,总是想着法子破案。可一个案子刚破了,另一个案子又来了。民警疲于奔命,老百姓还不满意。”为此,所里民警想到了一个治标又治本的办法为渔港当“守夜人”。
每天晚上7时,夜幕降临的时候,一支由派出所民警组成的巡逻队会准时出现在港口,仔细查看渔船门窗是否锁牢固。对发现的问题,民警会做好三件事,即“贴好一张警示单,上好一把警示锁,打好一个警示电话”。
民声反馈
“派出所民警为百姓守夜,守的是安宁,但更守住了民心。”
【主题词】爱民服务流动车
事件点击
至今,四平社区的张某仍然没忘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派出所的“爱民服务流动车”将他即将分娩的妻子送往医院的事。“是边防民警给了我妻子和小孩第二次生命。”张某说。
4年前的一天凌晨,张某的妻子即将临盆,而他恰好出海捕鱼。当时风雨交加,山路泥泞,岛上没有出租车,唯一的医院也没有救护车,情况万分危急。听到喊声的邻居进门后,立即拨打了派出所的爱民热线“4750666”。民警迅速驾驶“爱民服务流动车”赶至,将产妇及时送到了医院。产妇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孩。
海岛的路九曲十八弯,当地群众出行基本靠两条腿。倘若遇到什么急事,也只能干着急。为给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方便,派出所专门调剂出一辆警用车,改装为“爱民服务流动车”,并公布了爱民热线:4750666。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爱民热线都有人24小时值守,“爱民流动服务车”也随时可出动。爱民服务流动车开通以来,官兵已经为辖区群众送医、送药、送证等上门300余次,抢救危重病人20多人次。
民声反馈
“派出所开通‘爱民服务流动车’,为群众送来了方便,也收获了沉甸甸的民心。”
(原载《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