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公安边防风采 > 边防要情 正文
无悔青春 警营闪光
----浙江公安边防总队2011年新兵团新兵探访
浙江公安边防总队新兵团新兵正在训练。 于陶明摄

  浙江在线1月21日讯(实习记者 杨慎智)雄鹰选择蓝天,骏马选择草原。又一批热血青年选择善待自己的梦想,走进军营,把无悔的青春献给国防事业。

  他们将接受清贫的考验,接受体能的锻炼、接受孤独的守候……从此走进了梦中的军营,橄榄绿将伴随他们走过一段辛苦而美丽的岁月。

  春节前夕,踏着冬日暖阳,笔者来到了浙江公安边防总队新兵团营区,采访在这里集训的新兵。

  王奔:“武林高手”也有泪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伴随着音乐,一名新兵在元旦晚会舞台上一会打拳,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一会操刀,刀如猛虎下山,威风凛凛,气势逼人,在劈砍缠绕中变化多端,劲实力稳;一会舞剑,潇洒飘逸、吞吐自如、剑法清晰、刚柔相济……

  “太棒了,你是我们的偶像!”台下的新兵早已看得眼花缭乱,欢声四起,掌声如雷。

  台上的表演者叫王奔,来头可不小,是名副其实的“少林弟子”,6岁开始习武,师从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小龙武院,刀剑棍棒样样精通,曾获河南登封市武术锦标赛第三名……

  “别看他其貌不扬,他绝对是新兵团最显眼的‘明星兵’。”王奔的排长杨伟健说。

  家庭条件优越的他从小向往参军报效祖国,拒绝跟随父母经商,毅然报名应征入伍。

  训练时,他从不叫苦叫累,还经常带领大家搞体能训练,教大家练武术。

  这个刚阳的“武林高手”也有脆弱的时候。“有时候特别想家,想父母,自己就偷偷躲被窝里抹眼泪”,说到抹眼泪,小伙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于超:懒惰“舞王”弃商从军

  新兵王奔以“武”为傲,而另一个新兵则以“舞”见长,他展示给大家的是前卫时尚。

  在元旦晚会上,三连的街舞表演,无疑是最“酷”的节目,而它的编排兼表演者于超也因此“名声大振”,被冠以“舞王”美誉。

  来自山东青岛的他,父母经营着很大的公司。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对经商也很感兴趣,入伍前还自己经商,最多时一个月收入上万。

  有一次去探望当兵的同学,同学展现出来的军人气质、军营的严肃和威武深深吸引着他,顿时燃起了他参军的热情。

  于是,他向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父母很是支持。父母希望这个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袜子都没洗过的的“懒宝宝”,能在部队得到锻炼。

  于超最擅长的是街舞中最酷的机械舞和Breaking,曾编排的舞蹈在一次街舞赛中获得第一名。

  “入伍前,很担心自己最爱的舞艺在严肃的军营得不到展示。”于超说。

  但担心很快就被消解了。新兵团搞元旦晚会,连干部个个为报节目头痛,于超主动来到连部毛遂自荐,编排了一个街舞串烧,没想到受到大家的热捧,并一“舞”成名。

  如今,他经常利用训练间隙与其他战友交流舞技,并时不时为战友献上一舞,缓解大家的劳累。

  “来部队后自己变化真的很大,会洗衣服了,爱劳动了,比以前男子汉多了”于超开心地说。

  冯任君:“打工”新兵 携带工具入伍的“美发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打工族”放弃不菲的物质收入参军入伍。

  从军报国、建功军营的理想抱负,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来说,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感召力。

  来自浙江绍兴的冯任君就是其中的一员。入伍前,他已从事理发行业3年,月收入近5000元。

  他说自己来军营,就是为了“充电”,培养军人精神,锻炼自己。

  工作3年的他,是理发店里最受欢迎的理发师,好多老顾客每次都是点名让他理发。当老板得知他想参军入伍,并极力挽留,还以加薪为“诱惑”,但都动摇不了冯任君入伍的决心。

  “赚钱有很多机会,但当兵一辈子就一次机会,错过了自己会后悔一辈子的。”

  到部队后,他并发挥自己的技能,包揽了全连战友的理发。他还让父母把自己的理发工具从家里寄到部队,各式各样的剪子、梳子让人眼花缭乱。

  “如今‘打工族’新兵可不简单!很能吃苦,领悟能力也强。”冯任君所在连副指导员郭淼鑫说,“他们的本领都是‘货真价实’,我们尽量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和环境,把特长融入集体中。”

  陈婷:小学老师“不爱红装爱武装”

  新兵无疑是军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女兵更是风景线上的焦点。

  陈婷是浙江公安边防总队新兵团“十朵金花”中最“亮”的一朵。无论是长相、学历、工作经历都是新兵中的佼佼者。

  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泼、开朗、自信。

  毕业于湖州师范学院新闻系的她,大学期间当过《义务商报》的兼职记者,做过群众演员,大学毕业时因实习表现突出,直接被义务某小学录用为正式编制教师。

  然而她有一个绿色的梦。“从军是我最大的梦想,从小我就有军装情结,喜欢潇洒女兵飒爽的英姿。”陈婷笑着说。

  雪灾、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中,随处可见的“绿迷彩”抗震救灾的英勇形象深深感动着她,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梦想更是心切。

  已成为“红烛”园丁的她毅然报名应征。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她一路过关斩将,成为百里挑一的幸运儿,圆了自己绿色的梦。

  “训练苦吗,能适应吗?”团领导问她。

  “报告首长,当兵就是要吃苦,我能适应。”陈婷回答得斩钉截铁。

  当第一次理发时,爱美的她对自己飘逸的长发依依不舍。以前在家每天都要花一两个小时梳妆打扮的她,现在经常为了叠“豆腐块”而没时间洗漱。寒风中训练,脸蛋和双手被冻得通红……

  但她没有叫一声苦一声累,她的一言一行里没有一点柔弱,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她知道,剪掉长发意味着军旅生活的开始;艰苦的训练,意味着自己不再是一名普通的地方青年,而是一名军人。

  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她,梦想正一层层地铺展开来。

  与新兵的一席访谈,其坚定的报国之志令人叹服不已。

  新兵就是军营这块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的一粒粒“种子”,相信这些“种子”一定能茁壮成长,熠熠生辉。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昵称: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