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向援疆教师献哈达。
昨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靳雁、市教育局局长谢世腰专门致电市教育局挂职博乐市教育局副局长的彭晓厚,请他转达对武汉43位援疆教师的慰问,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为教育援博贡献一己之力。
谢世腰局长在本报报道上批示:我市43位教师参与新疆援教工作是我市援疆工作的重要部分,体现了教育援疆的积极作用,这一群体没有辜负全市教师们的希望,反映了武汉教育的形象,值得我市广大教师学习。希望这一教师群体发扬我市教师的高尚品德和娴熟教艺,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取得更为突出的成效,也希望全市教师向他们学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共同促进边疆和我市教育的发展。
武汉篇:
华师一附中:
读报道很多人流泪了
43位武汉援疆教师,华师一附中一家就派出5人。“《武汉晚报》用了三个版面做了‘天山脚下播火人’的特别报道,作为湖北省‘智力援疆’计划中学教育实施的牵头校,华中师大一附中全体老师倍受鼓舞,看到我们的援疆同事的相关图片和访谈记录,非常亲切;读到关于他们的故事,依然感动,很多人潸然泪下。”华师一附中书记兼副校长周鹏程说。
武汉三中:
向身边的典型学习
武汉三中援疆教师梁继鲁老师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武汉三中师生中引起很大反响。武汉三中以专题《简报》的形式,刊发了梁继鲁老师的先进事迹。
昨日,武汉三中党委书记、校长汪玉明告诉记者,学校已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全校教职工向身边的典型梁继鲁老师学习。
汉口铁中:
召开特殊校长办公会
昨日,荆楚大侠邓洪波成了汉口铁中热议焦点。邓洪波老师就是由该校派出的。
据介绍,该校上午召开校长办公会组织学习了本报报道,并转发在学校网上,让老师们学习。
据了解,江岸区教育局党政领导纷纷打电话向邓老师等该区派出的援疆教师表示慰问。
汉阳三中:
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很高兴看到武汉晚报对我校援疆教师童华兵的报道。报道对援疆老师来说是一种激励,于我们来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武汉市开发区汉阳三中校长郑言亮告诉记者,看到本报报道后,学校党支部组织全校老师学习,全校发出倡议向援疆老师学习,立足实际岗位,讲奉献、树业绩,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新洲四中:
复印报道发给每位教师
“晚报刊发《天山脚下播火人》报道,在新洲区第四中学引起强烈反响,更为我校武汉援疆教师中惟一的‘80后’胡能刚老师而自豪。”新洲四中高三年级龚建校组长说。
据介绍,该校昨日将报道全文复印给每一位教师,学校还号召全校教职工向他学习。
在汉学生孜吾热古丽:
“看到报纸好开心啊!”
“看到报纸好开心!”昨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年级新生孜吾热古丽告诉记者:“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群里所有同学。我们的母校、我们的邓老师上报纸了!”
孜吾热古丽是邓洪波老师的学生。她是当年班上惟一个从博乐考到武汉的大学生。孜吾热古丽告诉记者,邓老师经常电话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去年底,邓老师放假回汉,还特意带着妻子和女儿专程到学校看望了她。
“现在,邓老师的女儿已经是我姐姐了,经常来学校看我。”孜吾热古丽说。
《天山脚下播火人》牵动汉博昨日,本报关于43位武汉援疆教师的报道在武汉和博乐两地产生强烈反响。
学生为援疆老师献上洁白哈达。
博乐篇:
武汉援疆老师——
在漫天飞雪中感受温暖
昨日早上起来,又见雪花漫天飞舞。刚一上班,就有武汉援疆老师说,家里打电话来了,看到我们了。下午又闻教育局谢局长在批示中对我们的工作多有褒奖和勉励,心里热呼呼的。“看来我们的亲人、我们的领导真是时刻在关心我们啊。”杨校长说,“我们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职责,我们最怕的就是做的不够好,愧对博州人民,最担心的就是做的不到位,将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看到你们的报道了,以前只知道你们在新疆辛苦,没想到这么辛苦。祝贺你们援疆取得成绩,为我们学校争光!一定要注意身体,多多保重啊!”江夏一中的张忠兴书记和办公室余善平主任看到报道后给潘德启老师打来电话。潘老师回答说:“请家乡人民放心,再辛苦,我们也要有始有终,不断创造新的佳绩。”
“我们只做了我们应该做的,真的非常感谢家乡人民对我们的厚爱。”梁继鲁老师看到报道后还有些不好意思。
胡能刚是新疆的女婿,他夫人在网上看了报道后,打来电话说:“以前,一个人带孩子时,常埋怨你,觉得你对不起我们,现在,越来越理解你了,是我太任性,你做的很好,我和宝宝都会更加支持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