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公安边防风采 > 军事要闻 正文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 打破美全球导航垄断产业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资料图片:2010年12月18日4时2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同时也是国家正在建设的重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2年前具备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具备覆盖全球的服务能力。 新华社记者 李明放 摄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谁在掌控着今天全球的时间和方位?夜幕清朗,凝望北方的天空,映入眼帘的是七颗璀璨齐整的星。其形似一把长斗,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叫它北斗七星,他们用这把斗看方位、定季节,依赖乃至崇拜。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称,当时的信仰是“斗为帝车,运于中央”,认为北斗是天帝的御撵,当时的首都长安亦名“斗城”,这也成为中国早期的星宿信仰。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谁在掌控着今天全球的时间和方位?可以看到,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下简称GPS)独占鳌头,垄断全球导航产业近20年。中国人依赖和信仰的“北斗”今安在?

  2010年,也就是GPS诞生后的第16个年头,在太平洋另一岸,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进入组网高峰期,恰如其名,这个系统带着某种中国人圆梦北斗的意味。

  追寻千年之梦,2010年12月18日4时20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冲入云霄,将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进入预定轨道并网。这是中国在一年内,连续发射的第5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也是中国人北斗梦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中国计划,到2020年左右形成由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和5颗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

  初识卫星导航

  1991年海湾战争后,卫星导航技术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杀手锏”之一就是GPS。战争中的飞机、导弹、水面舰艇等依靠GPS,在非接触的情况下,一次次精准命中目标,向世界诠释了现代战争的游戏规则。

  随着GPS向民用开放,它所蕴藏的巨大商机被发掘。GPS不仅用于导弹、飞船等军事或是战略性工程的导航定位,更是广泛用于民航、汽车、船舶等民用的导航定位,公安、银行、医疗、消防等用它建立监控、报警、救援系统,企业用它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农业、林业、环保、资源调查、物理勘探、电信等都离不开导航定位,特别是随着卫星导航接收机的集成微型化,出现各种融通信、计算机、GPS于一体的个人信息终端,使卫星导航技术从专业应用走向大众应用。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国家重要信息基础和战略设施,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应用,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决策实施和不断推进的,酝于80年代,始于90年代,成于21世纪初。”总参谋部测绘局局长袁树友少将说。

  30年前,陈芳允院士的构想和第一稿设计方案,勾勒出了未来中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雏形,随后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荒漠草原、大洋深处,无不为北斗的梦想而努力付出。

  1989年,立项讨论的关键年份,航天专家、卫星专家、军队代表、政府主管领导齐聚北京总参测绘局,“谁都没有想到这次大讨论的时间会那么长,直到1994年才正式立项,中国的科学家是最有智慧的精英群体,是对人民和国家高度负责任的知识分子”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副总师谭树森高级工程师感慨万千。

  2000年,第一颗北斗试验卫星顺利发射,这次火箭的焰尾灼热了中国人对北斗的追逐。11年间,中国共发射11颗北斗试验卫星和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建成“北斗一代”系统,并投入使用。现在,“北斗二代”系统正加紧组网,预计2011年有5颗导航卫星升空。

  仰望苍穹,2012年中国人将理直气壮的向世界宣布:中国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为其他国家的朋友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不走寻常路

  “北斗导航,是‘中国创造’的杰出代表,闪耀着中华民族自主创新的灿烂光芒,是天之骄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主任杨宝峰如是说。

  作为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重要信息基础和战略设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正在表达着中国综合国力,已经为包括电力在内的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009年,中国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投资分配落地,随后,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作为未来五年的核心发展目标,其在时间同步系统方面对高精度授时将有更加苛刻的要求。几乎同时,“电力全网时间同步系统”的系统和终端开发成功与应用,解决了目前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应用中的三大难题:提供可靠的备用时钟源;实现全网时间同步;实现远程监测与维护。

  时间同步管理系统的研制成功,创造了历史,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系统全部采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北斗的高精度、稳定性、安全性和自主性已然折射出古老而动人的中国梦。 (文/彭辉)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昵称: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