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2日讯
“平安不平安,百姓说了算!”浙江省自2004年开始创建“平安浙江”工作以来,紧扣民生,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关注群众的切身感受。有效巩固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良好局面,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过六年多建设‘平安浙江’实践,总体上呈现了‘四降一高’的良好态势。”浙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平安办主任宋光宝介绍。“四降”就是刑事发案、群体性事件、信访总量、生产安全事故总体逐年下降。“一高”,就是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并居全国前列。
宋光宝认为:一个地方平安与否,关键还是要看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只有老百姓能安居乐业,才能称得上平安。为此,各地各部门紧紧抓住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紧紧抓住社会矛盾增多、刑事案件高发、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事故(事件)频发的实际,集中力量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和重点整治活动。浙江在各地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去年全省共评估重大项目2767件,停止或暂缓实施186件;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共排查梳理出3867件信访积案,已化解73%。组织开展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整治,全省共排查治安重点地区1360个,及时解决了一大批突出治安问题;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省建成各类视频监控探头74万余只。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连续七年实现了三个“零增长”的目标。
为了进一步服务群众,浙江各地推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经验,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集成社会管理要素,优化社会管理资源,努力把社会管理服务覆盖到全局、延伸到各个角落。目前,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和98%的村(社区),共划分服务网格30.4万个,组建服务团队9.6万支。
记者从浙江省政法委获悉,目前,浙江全省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和村、社区、规模企业综治工作站(室)建成率达100%、规范化率达95%以上,通过积极推广“和谐促进会”、“和事佬协会”等经验做法,一支由村(社区)治保会、调委会以及专职保安员、治安巡防队、治安信息员、流动人口协管员、治安楼栋长等组成的群防群治骨干队伍已经基本成形,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人民群众对建设“平安浙江”的知晓率由2005年的不足20%,上升到2010年的70%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