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0日讯
我们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如果让你排名,生命中最重要的会是什么?
亲情,爱情,友情,这是最普遍的选择。
现年48岁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吕忠达“遭遇”这一问题时,一笑:“没办法,肯定是大桥。”
从2003年11月到2008年5月,4年7个月的日日夜夜,吕忠达和他的同事们克服一切困难,共同铸造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条“海上长虹”。
现实中的吕忠达,一副江南才子的模样,他有胆有识,既懂技术又懂经济,在桥梁方面,绝对称得上是“达人”。
如今,大桥通车已3年多,吕忠达回想起那一段充满激情和挑战的日子:“正是坚信着‘挑战就是机遇,创新就是生命’,我们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难题。”
不满纸上谈兵,回宁波参加建设
我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1963年生于奉化。
我的专业是工程力学专业,读完研究生后,在一所并不怎么出名的大学任教,教的就是公路、桥梁建设。
1989年,我不再满足于纸上谈兵,辞去学校里的工作,回宁波参加家乡建设。后来,我又在城市项目管理、质量监督、建设监理多个岗位上摸爬滚打了数年。
1998年9月24日,招宝山大桥即将合龙之时主梁裂崩,舆论哗然。36岁的我被点名调到宁波兴业大桥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总工程师、书记,三职一肩挑,负责“起死回生”。
当时大桥使用的建设技术的难度放在现在也算是很高,要修复更难,稍不注意就会引发二次事故,甚至整座桥都断裂。我采集了大量技术数据、查阅了资料之后,制定了永久性处置总体方案和主梁局部拆除方案。
2001年6月8日,修复工程顺利完成,招宝山大桥顺利通车。
同年,杭州湾跨海大桥指挥部成立,还缺少一个关键的工程管理任务。后来,我经过重重考察,被调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指挥部。
为减少海上作业,大胆搭起“积木”
作为举世闻名的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杭州湾建桥施工难度之大举世罕见:浪高、流急、潮差大,且流向紊乱,小气候变化无常……
不仅如此,杭州湾海底还会喷火,这就是以蜂窝状分布,遍布于杭州湾的海底沼气。
无论是钢管桩还是钻孔桩,一下去,不巧碰上了沼气,沼气就会喷薄而出,若是再碰上点点火星,就会熊熊燃烧,真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和同事们在技术上却“胆子相当大”,敢闯敢试,在拿来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强调创新试验。
其中,我出了工厂化、大型化和机械化的设计施工原则。打个比方,就是把组成桥梁的桩基、桥墩、箱梁等部件当作“积木”,先在陆地工厂内造好,然后再搬到海上“搭积木”,以此减少海上作业。这个思路,贯穿了杭州湾大桥建设的始终。
想法是“逼出来的”,有时“杀鸡就要用牛刀”
要在这样的地方造桥实在太难。杭州湾跟其他海域的情况完全不同,绝对不能想当然。我自己就经历过一次船舶走锚的危险,险些船翻人亡,当时的情景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面对一次次看似“无解”的难题,我也有过近乎“崩溃”的时候。
当时,考虑到混凝土桩问题很多,海上风浪大容易被折断,我们最终决定用钢管桩。
但随之问题又来了,要用多厚才行?有人建议采用美国旧金山大桥在地震后重建的数据——7.5厘米。我很反对,我当然知道越厚越牢靠,但我们的财力不行。
另外,我们国内自己不能生产这样厚度的钢板,还得进口,而且自己也没有能力将这么厚的钢板制作成钢管。一番精算后,将厚度定为2.3厘米。
然而,这个厚度设计出来后向美国桥梁院士咨询,却立即被否定:太薄了,在沉桩的过程中就会出事。
但我的“牛脾气”上来就是不信邪,为了这些数据,我查过许多资料,还咨询了当地的渔民、船老大。
究竟行还是不行?谁说了都不算。
于是,我将两个试验桩打进杭州湾以探究竟,一年过去了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事实证明这个厚度可行。很多想法就是这么被“逼出来”的,有时候“杀鸡就是要用牛刀”。
希望退休后,将实战经验整理出来
纵观国际桥梁史,真正获奖的大桥都是最简洁且实用的,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不少大桥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国真正要迈向“强国”重在理念上的更改,不要为创新而创新,要从设计、施工、运行、养护全方位来考虑,做到“以人为本”才是硬道理。
如今,杭州湾跨海大桥共有6项专利技术、8项部级工法获批,8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另外,大桥工程获得了250多项技术革新。
在杭州湾大桥竣工不久,我又投入到了宁波象山港大桥的建设中。
象山港大桥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什么难题,那么,主要就是在施工方面努力再做精一点儿,争取留下的遗憾少一点儿。
我的愿望是,在退休后能将这些年的实战经验整理出来,留给后人作为参考,为中国桥梁的发展再做点实事。
总之,这辈子,我离不开大桥。(本文部分参考夏真所写的《跨越》一书,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