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2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
历史如漫漫长河,但红色的记忆,却永远留存在我们心中。
昨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争相赶赴我省的一些革命圣地,抚今追昔,一边缅怀当年红色革命的峥嵘岁月,一边慨叹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艘红船,驶向一个伟大的祖国;一个平静的湖,承载了不平静的热血。嘉兴南湖红船的划时代意义,不言而喻。
嘉兴:南湖风景名胜区(中共一大旧址)
红色看点:当年举行“一大”会议的那艘游船,是一种来自无锡的丝网船,后来由于战乱原因逐渐绝迹了。解放后,找回“一大”召开时的原船已无可能,有关部门根据老船工的回忆,仿制了模型送中央审定,得到董必武的肯定,遂据以放大仿制。因为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当年那艘船又称为“红船”。1959年,红船正式下水,至今已在南湖上停泊了超过半个世纪。因为有了延传至今的“红船精神”,立于红船边,自然而然会感受到一股庄严、肃穆而神圣的气氛。
南湖革命纪念馆:位于嘉兴南湖之畔,由“一主两副”三幢建筑组成。整个建筑造型呈“工”字形,代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建筑四周有56根檐柱,寓意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新馆的展陈形式不再是平面、无声的,而是与多媒体、声光电等结合,运用雕塑、场景、油画、三维立体影像、多媒体系统、触摸屏等新手法,让历史画面栩栩如生重现眼前。
七一现场:前天,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正式开放。昨天是七一,纪念馆的人气格外火爆。
“早就想来参观了,我们单位组织了很久,最后选在七一这天。”尹小姐是上海一家国企的员工,昨天,他们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到嘉兴,来一次红色之旅。
纪念馆里,讲解员沈晓峰忙了一整天,嗓子都快哑了。“最近游客剧增,试开馆期间,我们讲解员每人每天最多也要接待四五批游客。这两天就更不用说了。”尽管很累,但沈晓峰说,能将“红船精神”传播到全国,她感到很自豪。
除了新开馆的纪念馆,南湖红船边也是一如既往地挤满了人。早上7点多,会景园门口就汇集了许多游客。他们怀着敬仰的心情,纷纷赶来瞻仰红船。
景区工作人员很有心,特地在红船边安放了一台大电视。时间一到,电视里出现胡锦涛总书记的声音。游客们站在红船前,认真聆听总书记讲话。
素有“江南小延安”之称,1945年1月成为苏浙军区司令部。
长兴: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红色看点: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坐落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浙江省长兴县櫆坎乡温塘村。以新四军苏浙军区一纵队司令部旧址(现辟为纪念馆)为中心的17处旧址,分布在长兴县櫆坎乡、白岘乡纵横80平方公里范围内,是当年新四军苏浙军区的指挥机关及后勤部门住所。这些目前江南保存最完整、内涵丰富且规模最大的革命旧址群,被人们誉为“江南小延安”。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建的“江南红村”中,有一组“江南小延安”主题展览成为该馆的一个亮点。
在战争年代,长兴櫆坎乡和白岘乡除了驻扎了苏浙军区的司令部外,还分布着新四军被服厂、新四军修枪所、新四军苏浙军区报社编辑部、新四军后方医院等,此次展览将这些旧址清晰呈现。
七一现场:昨日,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兴建的大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江南红村”正式开馆,向建党90周年献上贺礼。“今天,人太多了。将近4000名游客参观了纪念馆,所有的讲解员出动,还有点应接不暇。”馆长吕伟宏说,这半年来,昨天是最忙碌的一天。
除了大量的游客参观团,昨日长兴县政府领导和干部党员们也来到“江南红村”,追忆革命战争史,体味红色之旅。参观纪念馆之前,全体党员在馆内收看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经过这样的活动,回想自己跟党一起走过的路,我们更加坚定了对党的忠诚和信念。”长兴县政府的一位参观者小吴这样对记者说。
丽水遂昌王村口镇的挺进师革命纪念建筑群,先后被列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已成为我省经典红色旅游景区。
丽水: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红色看点:王村口镇拥有苏维埃政府旧址蔡相庙、挺进师师部旧址、宏济桥、天后宫和粟裕将军陵园等组成的省级革命建筑保护群,历来是遂昌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承之地。
为更好地展现红色古镇风貌,自今年3月份开始,王村口镇开始着手对一系列基础设施进行修缮、建设。大街小巷铺满了鹅卵石,红色革命时期的古街道一一展现在人们眼前,最真实地还原了抗战时期的群众生活面貌。
经过近4个月的努力,庄严肃穆的中国红军挺进师纪念馆正式落成,并于昨天正式开馆。此外,当地还对粟裕将军陵园——月光山公园进行了修缮,恢复建设了天后宫,改建了解放桥……
七一现场:昨天,由中共遂昌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遂昌县王村口红色旅游节”,在革命老区遂昌县王村口镇隆重举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党的90华诞献礼。
昨天的活动中,除了王村口红色旅游节开幕暨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开馆仪式外,走红军路、看红色文化也是一大亮点。
比如,在宏济桥、老街和天后宫等各具特色的红色旧址,不仅有老红军诉说当年峥嵘岁月,还再现了红军儿童团巡逻操练、红军向百姓分发粮食和妇女为红军缝衣纳鞋等一幕幕场景,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
另外,在蔡相庙中,还将举行红色文化演出,为人们奉上一场红色文化的视听盛宴。
温州:浙南(平阳)抗日革命根据地旧址
平阳作为浙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曾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中共浙江省委的活动中心,承载着无数红色记忆。
红色看点:平阳县地处浙东沿海,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大量遗址,如今成了珍贵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这片热土上,粟裕、刘英等老一代革命家曾用热血战斗在此烙下了革命年代的红色记忆,如今,淳朴的山门、凤卧镇等老区村民,更是继承祖辈自强不息的血液,高举红旗、迈步前路,为革命老区的发展而奋斗。
山门镇、凤卧镇作为著名革命老区,拥有古寺、古井、古寨、古牌坊等众多文化遗迹和以布袋戏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沿线各处红色遗址达20多处,形成了以红军革命史迹、闽浙边根据地史迹、中共浙江省一大史迹、烈士纪念史迹和粟裕大将骨灰敬撒处等五大版块为主的革命圣迹景观群。
七一现场:昨天,平阳县山门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陈列馆举行了开馆仪式,为党的90周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馆内不仅展出了历史照片、枪械、军服、手稿等有关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历史文物,还充分运用360度幻影成像等多种多媒体科技,向游客生动展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在当地战斗、生活的场景,游客如同亲身体验了一番革命岁月。
浙东地区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素有“浙东小延安”之称。
历史地位
宁波: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红色看点: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的展馆内,有一杆“抬枪”是所有前来参观者最为好奇的。它长3.65米,是一种大型火枪,杀伤力较大,一般只放在船上和阵地上使用。
在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的院内,有一棵倾斜了45°的枣树,靠着一根钢筋的支架支撑着,虽然如此,却依然能感受到这棵枣树骨力遒劲和茂盛的生命力。这枣树是军政干校的战士种的,取义是枣(早)日解放。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和延安的“抗大”是同一模式,在军事教室,讲台上放着一把“歪把子”机关枪,墙上挂着“三八枪”;在通讯教室,摆着当年使用的电讯设备步话机;边上还有寝室、伙房、食堂……
最有意思的是,在军政干校的寝室内有着不少学员当年留下的壁画。其中有一幅“到宁波去”的壁画画着6名战士排队前往宁波,表达了一心想去解放宁波的愿望。
七一现场:6月24日,浙东银行和新浙东报社旧址开馆,这是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为七一节的一份献礼。“这一周以来,来参观的游客量直线上升,最多的一天达到2万人,我们的讲解员根本不够用,很多团队需要排队预约讲解员。”该景点旅游管理部经理应卫红说,《余姚日报》还组织了一场“走进小延安”的活动,每天安排300名小学生记者来参观,还有不少单位来这里组织入党宣誓活动。
昨天,景区特地准备了一些纪念品。据统计,昨天来了近万名游客,以团队为主,把景区门口的停车场挤得满满的,很多人都是冲着浙东银行和新浙东报社旧址来的。
历史地位
鲁迅故里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纪念性人物博物馆。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已发展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对外宣传教育的一个“窗口”和著名的人文景观,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红色看点:鲁迅故居——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就诞生在这里,著名的百草园就在其中。鲁迅笔下的风情园——位于百草园旁,环境幽雅且寓古迹,园内每天都举行绍兴地方戏曲表演。鲁迅祖居——是目前绍兴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中最有名的书塾,以严厉著称,鲁迅12至17岁在此读书。
七一现场:昨天,绍兴鲁迅故里,游人如织。上午10点,所有入口都排着长队。“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特意带着孩子来到鲁迅故里,我想这次旅行对我们都是一个教育。”李丽是杭州人,一大早,她就带着刚放暑假的女儿来到了这里。
除了普通游客,还有很多单位组团来鲁迅故里组织党员活动,仅上午就有五个单位。“鲁迅故里是经典红色旅游景区,离杭州不远,带着社区党员来到这里,学习鲁迅精神,牢记自己身上的使命,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杭州美辰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说。
为庆祝建党90周年,鲁迅故里也举办了不少活动。在鲁迅纪念馆,一个很大的影展正在举行,展示了90年来很多珍贵照片。
而鲁迅笔下的风情园社戏台,这两天很多游客也上去唱起了红歌,记者来到戏台时,一位女游客正在高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认真深情的演唱获得了台下一阵阵欢呼。
台州: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
1955年1月,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奉命首次联合作战,向一江山岛发起了猛烈进攻,不出两小时,一举解放了该岛。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一江山登陆战”享誉海外,被誉为东方“诺曼底”登陆战。
红色看点:解放一江山岛纪念馆坐落于台州市椒江城区枫山北麓,由战斗陈列馆、烈士纪念馆、纪念塔碑和墓区组成,建筑雄伟、环境幽静。
不过,一江山岛由于长期孤悬东海,因此也成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地唯一一个未开放的旅游景点。目前岛上保留着87个碉堡、8公里战壕等,战争军事遗迹保存非常完整。
一江山岛目前正在开发中,预计两年后向游客开放。目前,总投资500万元的一江山岛码头已建成,为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据悉,一艘退役潜艇不久将落户一江山岛,有望成为全国首家拥有潜艇的旅游景区。
七一现场:6月28日上午,50多名四川籍新台州人来到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参观,大家看图片听党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随着建党90周年日子的到来,纪念馆迎来了一批批全国各地的参观团队,日接待突破2000多人次,创下了该馆近年来单日参观人数的新高。
昨天是七一,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人流如织。游客们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一边参观纪念馆里陈列着的大量图片和音像资料。
“看了一江山岛作战资料,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好日子是前辈用鲜血、生命和青春换来的。我们处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不能忘了当年前辈们前赴后继,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网也要将红旗插上阵地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新时代。”一位参观者感叹。
永嘉: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
红色看点: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军部旧址,在永嘉县岩头镇五涑鸟(音:尺)办事处,一座小小的四分宗祠里。
1930年5月,浙南红军游击队正式组建为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军部即设于此,而当地人称之为“红园”。
据当地人说,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是五涑鸟村一位贫农的儿子。在胡公冕等人的影响下,五涑鸟这个当时只有200多户的小山村,就有113人参加了红十三军组织,还有为数更多的五涑鸟农民,参加了党和红军领导下的革命活动。
如今,旧址的两侧多了纪念碑和纪念馆,但旧址内的格局还是未变。宗祠内两间小房间就是当时红十三军的两位领导人的卧室,宗祠正中摆放的几排长条凳,是当时红军战士们学习和开会的地方。可以想象,红十三军是在当时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坚持革命斗争的。
七一现场:昨天,红十三军军部旧址迎来了诸多游客,他们大多是集体组织,来这里参加党员活动的,大概有30多批次,比平时节假日多出很多。“不但有温州本地的,还有大老远从杭州和宁波赶来的。”旧址管理员胡春介绍。
胡春说,上述情况他们早就预判到了,之前也做了相应准备。比如,原先只有她一个管理员,为了做好接待工作,已临时增加到了3人。另外,当地一些老师,也客串当起了讲解员,向游客介绍那段红色记忆。
永嘉县岩头镇五尺办事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军部旧址所在地,人称“浙南革命圣地”,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五涑鸟村一直是我党的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