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浙江省对口援助阿克苏地区一年来,浙江省举全省之力对口援助新疆阿克苏,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亮点,以促进受援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落脚点”的精神指导下,相继实施了民生项目七大工程,启动了浙江产业园建设工程,牵线搭桥促使浙江企业与阿克苏达成涉及资金671亿元的合作项目75个,为地区和农一师培训干部和人才5300多人、培养大学生350名。一批批民生项目,一个个落地开花的浙商企业,一项项素质培养工程让阿克苏250万各族群众亲身感受着阿克苏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让他们升腾起对援疆干部的感激,升腾起对伟大祖国的感恩,升腾起对美好家园的无限热爱。
“七大”民生 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在拜城县城东,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改写了原本以脏乱差而著称东城面貌。与新楼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在拆迁的低矮、脏乱的居民危旧房。这里就是温州市援助拜城县实施的棚户区改造项目。
在一期工程小区里,居民艾买尔·热合曼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的新家看看。新家很漂亮,大红的地毯铺满三个房间,墙上贴着各种花色的挂毯。艾买尔·热合曼喜滋滋地说,他一家四口原先住在不远处的土块危房里,屋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极不安全。去年,县上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他家所在地被列入改造计划。如今,他只花了7000元就住上了72平方米的安置房,水电暖条件较以前好不说,政府还免费给大家安装了天然气。此外,为解决新安置居民的生计问题,县政府还决定在小区里建设一批商业门面房,专供他们这些原来住在棚户区的居民购买或出租。现在门面房正在建设中,他计划租一套。
“这些都是浙江援疆给我们带来的实惠,感谢援疆干部,感谢党中央对我们新疆群众的关怀爱护”,艾买尔·热合曼边说边打开21英寸的大彩电,“现在生活条件太好了,这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发展的结果。”
艾买尔·热合曼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阿克苏地区各县市、乡镇、村所,这样的变化无处不在。“这里就是我们以后的公园,我们可以在这儿散步,你爸爸在旁边球场打篮球。多好的环境啊。”看着杭州援建的未来村子的规划图,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木日开旦木村村民吐孙阿依抱着1岁的女儿杰米拉,高兴地说着。
在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杭甫巴格村,村民阿不力孜·阿不拉精心饲养着由宁波市指挥部补贴给他家的三头母羊,“年底有两头都要产小羊羔,我可以挣3000多元呢。”
阿兹古丽·米吉提是乌什县亚曼苏乡的村医,以前给村民们进行一轮疫病防疫,得半个月时间才能跑完整个村子,现在,坐着由衢州指挥部捐赠的医疗救护车,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
在阿克苏,像这样的变化已不再是新鲜事。自从浙江省启动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成为关键词。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浙江省援疆指挥部重点实施了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的“七大工程”,即:“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百万城乡居民饮用水”工程、“双语”育才工程、“健康普惠”工程、“农牧民增收”工程、“关爱温暖”工程和“城乡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工程。截止到今年6月底,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农一师累计共完成投资民生项目投资17.1968亿元,占计划投资的42%。
这七大民生工程,涉及民生服务方方面面,让阿克苏地区和农一师各族群众直接享受对口援疆带来的实惠。正如沙雅县农民阿里木江所说:“农民的生活今后越来越好,我们对祖国充满了感激,对建设家园充满了信心。”
产业援疆 鼓足群众“钱袋子”
刚刚20出头的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农民阿依努尔现在成了村民羡慕的对象,因为她是全村参加阿克苏·浙江产业工人培训班的第一人。刚刚踏进校门,阿依努尔就与新疆立天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合同。乡亲们都说,以后,阿依努尔就是城里的工人了,一个人的收入比村里一个家庭的收入都要高。
今年7月11日,阿克苏?浙江产业工人公共实训基地揭牌暨产业工人培训开班仪式在阿克苏地区技工学校隆重举行。来自全地区的530名待业青年、农民将在地区技工学校学到纺织、焊接、机械加工、电工、农副产品营销、物流等各类专业技术。学员学成毕业后,将定向分配到阿克苏各大企业,正式成为一名靠手艺吃饭的工人。
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以来,将产业发展作为援疆工作的亮点。在省委、省政府、自治区及阿克苏地区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总面积20平方公里的阿克苏浙江产业园。浙江省委、省政府专门在援疆资金外另行安排3亿元资金用于产业园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
省援疆指挥部还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援疆浙江模式,鼓励引导浙江产业有序向阿克苏转移。以“展会”为平台,以浙商浙企为纽带,以银企合作为手段,推动浙商企业在阿克苏浙江产业园生根发芽开花。短短一年时间,浙江产业园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浙商企业。雅戈尔集团、库车红狮水泥公司、华孚集团、庄吉集团、立天集团、永翔集团、洁丽雅集团等纷纷落户浙江产业园。
截止今年7月底,浙江企业与阿克苏地区及农一师共达成产业合作项目72个,协议资金646.22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9.01亿元,其中31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这些浙江企业的落地发展,延伸和完善了阿克苏地区和农一师的纺织、化工、物流、商贸,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产业链,优化和提升了当地的产业结构。
产业援疆一周年,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串串的数字,真真切切地还让阿克苏当地群众得到了实惠。已经开工建设的华孚控股有限公司100万锭新型高效色纺纱项目,总投资36亿,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45亿,利税9亿,增加就业人数1万人。
总投资达16亿元的库车红狮水泥有限公司2×4500吨/日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由红狮集团出资建设。项目在年底全部建成后,可年产高标号水泥4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利税4亿元,吸纳当地劳动力1000余人,并可大力推进汽车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项目的实施对满足援疆项目建材的需求,平抑当地建材价格上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浙江这么多企业在阿克苏建厂,我们再也不必为工作发愁,生活会越来越美好”,乌什县亚曼苏乡农民阿里木江·阿不都肉素力高兴地说,“现在,最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掌握一技之长。”
全面援疆 提升阿克苏群众幸福指数
阿克苏市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大江不愧是阿克苏市最忙的街道书记。自从今年2月份与杭州市采荷街道签署缔结友好街道援助协议框架后,他照搬照套,将杭州的特色街区、楼宇经济、数字社区等先进街道发展模式搬到新城街道,忙得不亦乐乎。短短5个月,新城街道特色街区、楼宇经济等建设便初具规模。
下一步,采荷街道还将帮助新城街道招商引资,建立工业园,最终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帮助阿克苏市新城街道飞地工业园区公司整合包装上市,切实通过深度援助,推动阿克苏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效应。
“年底前,采荷街道就将帮助我们完成‘四知四清四掌握’数字社区的软件及硬件建设,这意味着,新城街道将成为阿克苏市最具现代化的服务街道”,说起未来的前景,刘大江信心勃勃,“这都要感谢浙江援疆给我们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
浙江大学在对口支援塔里木大学时,浙江大学教授、援疆教师朱首献致力塔大学科建设,他千方百计穿针引线,将浙大的“数字敦煌”项目引进塔大,联合塔大共同申报教育部“数字西域文化”项目,达到以项目的带动学科发展,将塔大建立成西域文化硕士、博士学科点,以人才培养的方式带动文化建设。
朱首献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短短2个月,他就完成“数字西域”项目册的制作。目前,该项目的申报正在积极进行中。
像阿克苏市新城街道与杭州采荷街道缔结对子的援助形式,浙大牵手塔大助推当地高校学科建设的形式都是浙江对口支援的一个延伸。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浙江省提出全面援疆的设想,涉及经济、干部、人才、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
浙江援疆指挥部还积极探索开辟全面援疆新的缔结模式。街道结对、乡镇结对、新闻媒体结对、医院结对、学校结对……“一帮一”、“多帮一”、“手拉手”等形式不断丰富着援疆的形式外延。
这些形式,让阿克苏各行各界、各族群众、党员干部、学校师生均能感受到援疆带来的变化、品尝到援疆的果实。
自去年中央作出开展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重大决策后,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赵洪祝率团进疆进行前期调研,第一时间启动了浙江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成为全国19个省市中第一个到受援地开展调研、对接工作的省委书记。去年8月,省长吕祖善率团进疆考察调研,集中启动了一批浙江援疆项目开工和奠基,并对全面深入推进对口援疆工作作了进一步部署。此后,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多次研究部署对口援疆工作,不断深化推进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
一年来,浙江省333名援疆干部、人才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亮点、以促进阿克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落脚点”的总体要求为标杆,将援疆的暖流播撒到了阿克苏地区。
一年来,333名浙江儿女肩负着新时期全面援疆的历史重任,在阿克苏这片神奇秀美的热土为巨幕,倾注了自己的才情和激情“涂彩作画”,掀开了十年援疆的恢弘篇章。对口援阿工作开展一年来,浙江援疆干部人才以其“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事、特别能团结、特别能自律、特别能奉献”的援疆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阿克苏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面对援疆干部带来的新思潮、新理念、新作风,阿克苏上下也发生了悄然变化。
一年多来,由浙江援建的重点民生项目,在托木尔峰脚下遍地开花,让阿克苏各族群众尝到了现代文明生活的甜头。一个个项目就像一根根纽带,把援疆省市人民和阿克苏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对口援疆的巨大成就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已化作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深化的不竭源泉。各族群众在这股援疆浪潮中,“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更加坚定,步伐更加有力,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指挥部2011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