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公安边防风采 > 爱民固边 正文
奏响执法规范化建设三部曲

为孤寡老人过生日 龚 翔 摄

    作为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益尝试,宁波边防支队瞄准“零错案、零撤销、零败诉、零赔偿、零上访”五零目标,夯实硬件设施建设,改善执法软环境,全面提升了部队执法公信力。近年来,先后有2个基层单位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3个基层单位被边防局评为公安边防部队“执法示范单位”。

    第一曲:重视高位,树立“全局化”执法保障

    这是以往派出所办事大厅常见的画面:“你好,请大声点,我听不清楚。 ”隔着厚厚的防护玻璃,办理证件的群众正费力地与窗口民警进行着交流。

    窗口不敞亮,办事如何顺当?这个支队果断要求撤掉所有边防派出所办事窗口的防护玻璃,降低窗口柜台高度,实行矮台办公室模式,彻底消除了民警与群众之间交流的隔阂。

    交流无障碍,服务也要无障碍。为了让办事群众充分享受到窗口服务的体贴和细致,这个支队自筹资金60万元,在12个边防派出所建立了集“巡防、监管、调解、综治、办证、审批”六大功能于一体的“警务服务中心”,由所领导担任“大堂经理”,用“管家式”的服务,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处理相关业务。

    去年以来,这个支队共投入资金420万元,在所有基层边防派出所高标准建成执法办案场所64间,为一线执法单位配备现场执法仪70台、摄像机30台、电脑252台,在所有执法办案区全部安装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以完善的硬件设施促进民警执法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第二曲:思考换位,根植“人本化”执法理念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每天,在各边防派出所办事窗口,保持职业微笑的工作人员,一边细心询问,一边快速办理各种业务。

    执法软环境的改善,是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的关键。这个支队采取“角色换位、文化熏陶、环境感染、行为引导”等方式,推出以学习(Study)、微笑(Smile)、高效(Speed)、满意(Satisfaction)为主题的“4S”服务品牌,把“宁可个人受委屈,不让群众有投诉”作为执法执勤的铁律,引导民警由执法者向服务者延伸,由刚性执法向理性执法转换。

    同时,拓展“网络警务室”等阵地,建立健全重大涉警舆情沟通协调机制,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超前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在法律允许公开的范围内,将执法职责、执法权限、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结果全公开,有效推动了和谐警民关系的建设。

    第三曲:制度定位,健全“标准化”执法依据

    这个支队不断完善培训、监督、考核机制,确保执法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

    网上学法培训、公边交流培训、随岗跟班培训、庭审旁听培训……在做好民警培训“常规动作”的同时,宁波边防支队结合日常案件审核、群众信访投诉、110回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调取录音录像的方式,分析执法过程中的瑕疵,定期举办接处警民警培训班、案件审查培训班,从源头规范执法行为。

    这个支队还向官兵发放“法制培训征询意见订单”,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采取单独辅导、集中培训、网上传输答疑、答案反馈等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培训,我的业务更加熟练,执法也更有底气。”刚刚入选总队执法人才库的入警大学生民警鲍军军高兴地说。

    有监督,才能更规范;有考核,才能有进步。为了保持执法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支队充分运用公安信息化成果,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你违规了 !”通过网络视频督察、实地督导,直接发现民警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立即整改,执法规范化建设就这样一步步迈上新的台阶。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昵称: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