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公安边防风采 > 国门卫士 正文
宁波边检站镇海分站积极服务驻地海洋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浙江边防总队宁波边防检查站镇海分站沿着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海洋强省”发展思路,以提高边检服务水平为抓手,不断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模式,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竭力打造优质通关环境,在服务宁波海洋经济发展大潮中阔步前行。

  从“简单粗放”到“高效集约”

  ——服务创新前移精彩“越位”

  “办事环节多,通关手续繁杂。”

  “往来各联检单位的路程有100余里,费时费力,影响企业效益”……

  在业务研讨会上,官兵走访收集到的意见和诸多诉求引起了分站党委“一班人”的思考,研讨会“曲终人不散”。

  据介绍,镇海港是一个集海港与江港于一体的特殊“潮汐港”,每天24小时中只有两次涨潮时段适合船舶进出港。在潮水退去前,外轮如果没有完成装卸货和出入境手续办理,就不得不滞留一天,需要支付高昂的滞港费。

  2007年底,在宁波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镇海区成立了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依托港口、铁路、交通、产业等区位优势,致力于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为配合宁波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的战略举措,2009年6月,物流枢纽港率先开建宁波镇海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今年10月,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优惠的政策、集聚的市场、高效的信息化等六大优势的交易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这个站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跟进服务交易中心建设。站领导多次与宁波市镇海区政府、物流枢纽管委会、宁波港集团等单位研讨协商进驻事宜,最终于今年6月9日与物流枢纽管委会签订了进驻协议。此举使服务对象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益,企业、码头更是吸引了许多“回头客”。不久前,宁波镇海港有关方面在对外招商时,还特意打出了“边检服务”这张靓丽的名片。

  边检机关的率先进驻,引得海关、国检等口岸联检单位纷纷效仿,边检、海关、国检等多部门协作机制也应运而生,信息资源共享,口岸联动优化得以实现。期间,这个站还与联检单位一起,积极探索区域性虚拟集中通关作业模式,规范和简化运输监管操作流程,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给镇海临港产业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我们办事处每月代理的外轮在60艘左右,每艘船每天的靠泊费用加上船员的薪金、延误赔偿等,每赶一天船期,相当于为船东节省了3万美金,一年下来就是1000多万美元。”宁波外轮代理有限公司镇海办事处负责人吕鹏为笔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驻地政府“搭台”,联检单位“唱戏”,共同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优化通关环境的做法在驻地广受好评。

  从“各自为战”到“多元治理”

  ——管理格局转变谋求“合力”

  “口岸连通五大洲,码头泊得天下船。”这是宁波镇海港区的真实写照。每年出入境国际航线船舶约4000艘次,货物吞吐量年均5000万吨,镇海港是宁波港吞吐功能最完备的多功能港区之一,从事外轮服务产业的公司多达百余家。日益增多的利益主体使得矛盾纠纷不断凸显,对口岸管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为突破制约口岸管控难的“瓶颈”问题,镇海分站党委结合口岸实际,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口岸管理服务的新路子。他们重新依法、合理划定口岸限定区域范围,建立健全边检主管、企业协管、船舶自管的口岸立体式群防管控整体运行机制。通过检查员分片驻企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挖掘民力资源,进一步优化警力配置,有效解决了以往警企“各自为战”造成的管控效能低下问题。口岸管控水平的跨越,催生了服务效能的提升。

  前不久,镇海港埠公司工会孙主席来到镇海分站,为警官李冬晨颁发了聘书,正式聘请他担任企业工会委员。今年以来,已有3名边检警官兼任企业工会委员。

  这个站通过进一步整合警企资源,推出了驻企警官任“企业法制员”和“工会委员”等“社区化”服务措施,实现了以往“单向输出式”执法服务向“警企互动式”服务的转变,得到了企业的欢迎。

  “由边检警官担任企业工会委员,成为企业职工权益的代言人,充分发挥警企共建的资源优势,带动了党建、法制和文化建设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镇海港埠公司副总经理胡升欣对此做法由衷赞叹。

  这个站将口岸服务与管控的“独角戏”变成了与驻地企业共同谋划的“大合唱”。如今,多元主体在口岸管控与服务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已逐步形成了推动镇海口岸和谐发展的合力。

  从“人海战术”到“人机对话”

  ——战斗力生成有了“快捷键”

  码头泊位,吊机轰鸣,一场反偷渡演练拉开战幕。

  信息高效融合、数据即时分发、指挥人机对话……站长刘辉指挥官兵巧跟踪、快堵截,“不法分子”手到擒来。

  从“鼠标巡逻、信息交换”到“围追堵截、胜利凯旋”,远在数里外的分站指挥中心与码头一线实现了“无缝对接”。置身演练现场,笔者深切感受到信息指挥系统的应用给战斗力生成模式带来的生动转变。

  宁波镇海港虽然只有2.16平方公里,但因其是废旧金属、液化气、圆木、煤炭、化工品的集散地,又是全国最大的化工品中转基地,口岸封闭性差,作业员工杂,治安形势严峻,特别是目前有限的警力和更高的服务标准以及不断增大的业务量,口岸形势的悄然变化带来种种不适应,困扰着官兵。

  经过讨论,分站党委“一班人”得出了结论:“保安全”是“促增长”的首要条件,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是服务好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化工区“门禁”系统是分站与港埠公司共同研发的一个科技新产品,车辆通过边防卡口进入化工区,只要一读卡,边上的电子屏就会立即显示车辆所在单位、驾驶员的图像,迅速实现人、证、车“三对比”,从成千上万辆汽车中“过滤”出嫌疑车辆。以往的“人海战术”变成了“一夫当关”式的检查模式,工作效率反而得以提升。

  尝到甜头后,这个站更是加大投入,推动技术革新,搭建了边检智能、边检网络和边检短信3个平台,研发出智能报检、自动办证、企业自助备案、船舶监管辅助决策、口岸限定区域辅助管理系统和“边检通”智能单兵系统。“智能边检”建设的积极推进,有效缓解了口岸通关压力,实现了服务与管控的有机结合,给服务对象带来了最大化效益。目前,口岸19个码头安装了36个全天候“电子眼”,各系统协同交互,口岸验放秩序井然。

  去年年底,投资400余万元建造的浙江省最大最先进的边检艇——3303艇在这个站下水服役,为维护出入境秩序再添利器。

  信息化建设让战斗力提升找到了“快捷键”,由此奏出的科技强音,让我们对这个站服务海洋经济建设的成果有了更多的期待。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昵称: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