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对消费者来说,如今的葡萄酒市场就像一道谜题.站在葡萄酒货架前,选择要带哪一瓶葡萄酒回家,犯了难。先看价格,从20多到几百上千不等。看品牌,听过没听过的都有。再看品质,可酒是装在瓶子里的。不禁要问,国产的靠谱吗,进口的一定好吗?【详细

记者:戚珊珊 编辑:戚珊珊 策划:叶海

有关葡萄酒,分享你的感受(可多选)
1.曾经买到过以次充好的酒
2.饭局上很难无法判断真假
3.高档酒价格令人无法琢磨
4.对葡萄酒没有任何判断力
 价格之谜

价格从代理商、经销商层层往上走

  一位曾在杭州从事多年红酒生意的邹先生,解析了一瓶葡萄酒的成本:纸皮和瓶子的成本加到一起大概是3、4块钱;酒塞好坏不一,价格相差较大;瓶子里酒的成本,可能就几块钱。邹先生直言,一瓶普通葡萄酒本身的成本大致是15块钱。“进口酒因运输和仓储费用较高,成本价略高。到关后,再转给代理商、经销商,一层一层往上走,最终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价格就翻了好几倍了。” 【详细

不良商家蓄意炒作,使酒价虚高

  说到葡萄酒价格迷离乱象,不得不提“拉菲现象”。英国《金融时报》葡萄酒专栏作家杰西丝-罗宾逊曾说“在中国,‘Lafite’一词有着非同寻常的共鸣,这种共鸣使拉菲酒庄略差的副牌酒也有过高价格。”不过,杭州不少酒业和进口酒贸易公司负责人认为,这种所谓的共鸣和魔法,是有人“炒作”的表现。 【详细
 品质之谜
品牌侵权和假冒伪劣等违法情况较严重
  2011年,杭州之江工商分局接到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举报,在辖区内的转塘街道一送货车上查获1103箱标为“威龙”的干红葡萄酒、100箱标为“长城”的干红葡萄酒。检查人员发现,该批葡萄酒其实只是模仿了这两个品牌,判定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并当即依法没收。【详细
厂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
  有的国产酒生产商急功近利,在葡萄还没成熟时就提前采摘,导致酿出来的酒甜味不够。而加糖就成了最快速直接的“补救”方式。如果是先从海外进口酒液再到国内进行勾兑的,也可能会加糖,更有甚者会加入橡木粉或香精。【详细
 渠道之谜
渠道形式多样,正在优胜汰劣洗牌
  针对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销售渠道,余丽珍总结了4种类型。一是代理进口类型,即只负责进口,不培育市场;二是联结加盟类,如久加久这样全酒类的连锁超市;三是品牌运营类,即要负责市场培育,对经销商进行删选;四是传统类,即省、市级代理。【详细

出现“服务”倾向,延伸市场链条

   除了国内企业纷纷从国外进口葡萄酒外,也有国外的葡萄酒公司前来抢滩市场。12月中旬,宁波美龙联合贸易有限公司在杭州市中心一个五星级酒店开了一场美国葡萄酒品鉴会。和雪茄一样,葡萄酒也会与优越感、身份等挂钩,这导致杭州葡萄酒市场开始出现往服务上靠的苗头。这一点,总经理孙立也感觉到了。他已经有了想法——推出“红酒管家”的概念。 详细
微博众议

选购误区

有的消费者发现买回去的葡萄酒瓶底有沉淀,于是拿去退换,其实那是很正常的现象。有时候品酒师还会觉得这是一瓶好酒,因为那些沉淀物是纯天然的‘酒石’。

要修正“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消费观念。葡萄酒并不是越贵越好。葡萄酒具有个性,只要你自己觉得这瓶好喝,那就是最适合的。

选购建议

如果对品质要求相对较高,建议去专营店购买。如果没有特别认定的品牌,可以直接将购买用途告诉营业员。他们一般都受过专业的培训,知道不同的包装和口感,分别适用于哪些不同的用途。

如果是自己喝,可以先问问有没有试喝瓶提供,有的话最好先尝尝口感再决定是否购买。【详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