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嘉兴:孩子摸黑起早徒步上学 家长渴望能有校车接送
2012年01月05日 15:22:35

   浙江在线01月05日讯 [读者来信]

  渴望的校车

  嘉兴日报党报热线:

  见信祝好,你们辛苦了!

  我叫黄芹,今年36岁,来自四川的偏远山村,于2002年来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打工。我有两个小孩,一个15岁,在洪合镇中学读初二;一个11岁,在洪合镇中心小学读六年级。我们家离学校有4公里左右,我们这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步行上学和回家。我们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每天接送孩子,只有在刮风下雨天气情况恶劣的时候,才能抽点时间接送他们。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在给我们的出行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特别是对我们的孩子。近期各大媒体不断报道,各地校车事故频发,给很多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带来了极度悲伤和绝望,给很多“鲜艳的花朵”带来了遗憾和叹息,使我们倍感担忧和痛心。

  为此,我想通过你们向相关部门传达我们希望孩子能坐上一辆正规、安全、便捷的平安校车的信息。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我们作为家长的殷切希望,考虑并采纳我们的建议。作为家长,我们也愿意承担相应的接送费用。不胜感激。

  黄芹

  2011年12月28日

  [记者调查]

  嘉兴新居民的孩子上学路途到底有多辛苦,学校又是否需要配备校车,记者收到读者黄芹的来信之后,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

  每天早晨5时多起床

  步行50分钟去上学

  12月30日凌晨4时,记者从嘉兴市区出发,前往洪合镇洪合村。到达洪合村时,5时还不到。冬日的凌晨,天气异常寒冷,黄芹一家人还在睡觉。记者不忍打扰他们休息,在洪合村村部门口等了半个多小时,直到他们家开门。

  “外面冷,赶紧进来吧。”黄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黄芹的两个儿子还没起床,她开始忙着烧水,趁着这个空当,记者和她聊了一会儿。黄芹的大儿子叫饶义峰,今年15岁,在洪合中学上八年级。小儿子叫饶义雄,今年11岁,在洪合中心小学上六年级。“以前在洪合村小学上学,学校就在村部,稍微近一点。2009年学校撤并了,到镇上去上学就比较远了。”黄芹说。

  5时40分,黄芹的两个儿子饶义峰和饶义雄起床了,一起来到厨房洗漱。而此时家住隔壁的胡小康已经来到黄芹家,等待和饶义峰、饶义雄兄弟俩一起去上学。

  “以前小孩都是我老公送去上学,后来我身体不太好,在家里需要人照顾,他没时间去接送了,两个孩子就和小伙伴一起走路去上学。”黄芹说,冬天起这么早,孩子也受苦。“但是也没办法,路远,只能起早。”

  厨房狭小,简陋而寒冷,饶义峰和饶义雄往牙刷上挤上冰冷的牙膏,匆匆刷完牙、洗完脸,然后背上书包,准备去上学。

  5时50分,记者陪着饶义峰、饶义雄和胡小康一起踏上了冬日清晨的上学之路。走出家门,外面还是一片漆黑。几个人摸着黑走在路上便聊开了。“你们每天早晨都这么早起床吗?”记者问。“是的,因为要走过去,晚了怕迟到,所以宁愿早一点。”饶义峰说。“你在班上同学里算是住得比较远的吗?”记者问。“还有比我更远的,他们骑自行车,但是也不安全,早晨路看不清,一般都凭感觉骑。”饶义峰说,冬天骑车太冷,走路还稍微暖和一点。

  说是走路暖和,但其实还是很冷的。三个孩子都戴上了帽子,裹紧了衣服。年龄最小的胡小康说,妈妈怕他冷,又在外套外面给他套了一层棉衣。“看上去像企鹅。”胡小康似乎不太乐意穿得这么臃肿,但是为了防寒,也只能这样了。

  走在路边,不时有车子开过去。“许多车子开到面前了大灯还亮着,很刺眼,灯一亮,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了。”饶义峰说,大家都尽量靠路边行走,但有时还是觉得很危险。“我们就看到过有人在路上被车子撞了。”

  饶义雄说,自己班上有50名同学,全部都是新居民。“有的走路,有的家长送,有的自己骑自行车。”饶义雄说,住得远,骑自行车都需要半个多小时,手都冻得通红。“跟他们比起来,我觉得自己还稍微好一点。”饶义峰说,每天走到学校时校门还没开。“我们是7点半上课,老师要求我们7点20分到。校门是6点50分开,我一般6点40分就到了。”饶义峰说,等在门口很冷,但好在很多同学都到了,可以在门口和同学聊会儿天。

  三个孩子中,饶义峰年龄最大,胆子也最大。“三个人在一起还好,要是一个人走在路上,还是有些孤单的。”饶义峰说。胡小康一边走路一边玩着手里的气球,不时蹿到路中间,记者赶紧上前把他扶到路边,提醒他注意安全。“你别看他活蹦乱跳的,要是一个人,他根本不敢去上学。”饶义雄说。

  由于早晨起床太早了,三个人都还没来得及吃早饭。“我们每天早晨去学校买面包吃。”饶义峰说,每天家里都给四块钱作为早点钱。

  一阵冷风吹过,记者忍不住打了个寒噤。“现在还好,要是下雪的话,走过去会更慢一些。”饶义峰说,遇到大雪天,脚踩进雪里半天都拔不出,平常50分钟的路至少要走一个半小时。“所以我们都希望能有校车接送。”饶义峰说。

  20分钟后,我们已经走到洪合镇上了。这时走在后面的胡小康突然喊了一声,原来是跟后面两个同校的女生打招呼。这两个女生是一对姐妹。大的叫杨燕,今年13岁,在洪合中心小学读六年级。小的叫杨旭,11岁,在洪合中心小学读五年级。姐妹俩每天也是走去上学的。

  “爸爸妈妈在厂里打工,没有时间接送。”杨燕说,冬天走路上学很冷,但是慢慢也已经习惯了。“我从一年级就在这里上学了。快的话要走半个小时,慢的话一个小时。”杨燕说。偶尔姐妹俩闹点小别扭,妹妹杨旭就一个人跑去上学。“走在路上,看见一排树就像是人影,吓得我赶紧跑。”杨旭说,还是愿意跟姐姐一起去上学,这样胆子要大一些。

  杨燕说,有时候作业太多了,晚上睡得很晚。“我还好,有时候妹妹早晨起不来,我就在被窝里踢她,或者把她的被子掀起来。”杨燕说,冬天虽然冷,但为了保证不迟到,她只好把妹妹从床上拎起来。

  走到民和路和洪运路交叉口时,饶义峰和我们分开,一个人往洪合中学方向去了。记者叮嘱他注意安全,然后陪着饶义雄、胡小康和杨燕姐妹俩继续往前走。“冬天下雪、夏天刮台风走在路上都很危险。”杨燕说,很想学校能有校车接送。“这样安全一些,爸爸妈妈也少些担心。”

  孩子走路上学不安全

  家长渴望校车开通

  我们到达洪合中心小学门口时,已经是6时40分了。校门已经开了,老师还没到学校,学生们都陆续赶到学校。记者在学校门口看到,许多孩子都是走路来上学的,有些大一点的孩子是自己骑车来的,还有些是家长骑电动车送来的。“我们早晨六点就起来,骑车过来十几分钟。”李从勇说,女儿李兴云在洪合中心小学上三年级,他很希望学校能有校车接送。“这样的话,我们也放心一些,不用每天来接送,也节省了我们的时间。”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许多家长是用电动车送孩子的,稍远的用三轮车送,再远的就用机动三轮车拼车。“有些自己家也有小孩读书的,他就用三轮摩托车接送,顺便也送一下别人家的孩子,每个月100块钱,如果下午不接的话,就是50块钱。”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许多家长觉得不安全,但为了方便,只好选择这样冒险的“拼车”方式送孩子上学。

  “我们刚搬到洪合村的时候,我两个孩子还住在飞机场那里,他们每天把车子骑到这儿,然后再走过去,那时要更辛苦,5点钟不到就要起床了。”黄芹说,后来她就在小店里收拾了一个角落,给孩子铺了一张床,但孩子还是要摸黑去上学,很辛苦。“我们真的很希望能有一辆校车来接我们的孩子去上学,这样孩子就不用再受起早挨冻的苦了。”黄芹说。

  对于校车,您有怎样的期盼?校车在管理和运营中,碰到了哪些难题?如何健全和理顺当前嘉兴校车的管理体制?嘉兴,又该如何推行校车试点工作?如果您有好的意见建议,欢迎拨打嘉兴日报党报热线82400000、13516830110或@新浪微博“嘉兴日报党报热线”。

  嘉兴日报 记者 陈新 姜鹏飞

  
来源: 嘉兴在线 作者: 编辑: 钱芳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嘉兴16岁男孩被捅死凶手才15岁 两人都是民工二代
  • 嘉兴市本级体育中考实施意见出台 3月底至4月初考试
  • 嘉兴南湖区向阳化工厂爆炸 3人死亡4人受伤
  • 嘉兴大桥镇一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 引发火灾
  • 浙江嘉兴一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 导致3死4伤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