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0日讯 前两天有个小伙子打进本报96068热线,很惊讶地说:你们知道吗,杭州还有地方卖火柴。
小伙子说的是浙医二院对面南班巷的一家社区小店。但这家店的生意并不好,过去一年,一盒火柴都没卖出。
“幸亏,我不是专卖火柴的。”店主说,在他的杂货店里,火柴只占了很小一部分。
专卖火柴的百年老字号——杭州火柴厂给我们带来的却是个好消息。
厂长胡午寅联系记者说,这段时间,他看本报有关“‘毛源昌’挂牌转让75%国有股权,温商入主”的新闻,很振奋。他说,杭州火柴厂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期,但最终还是挺过来了。他们找到了火柴新生的方向:“厂里微微盈利了,这说明火柴这一古老行业还是大有可为的。”
卖火柴的小店:一年,一盒火柴也没卖出去
南班巷这家社区小店并不起眼。
提起火柴,店主小毛并不怎么在意,他说,2010年他一共卖了两封火柴(一封十小盒),去年一年没卖出一盒,连问的人都没有。
据小毛说,现在买火柴的是两种人,一种是烟枪,要坐飞机,想想打火机不能随身带,就买一盒火柴。另一种还是烟枪,不过是那种比较讲究的人,他们认为用火柴点香烟更有味道,就像用紫砂壶泡茶比用玻璃杯更地道一样。
另外还有些顾客,就是清明冬至的时候,买盒火柴上坟去。
“幸亏这个不是我店里的主打产品。”小毛觉得,作为日用品,火柴的路显然已经走到尽头。
百年老字号经历了生死存亡
小毛的这个想法,杭州火柴厂厂长胡午寅并没有否认。
胡午寅说,火柴厂日子确实不好过,最艰难的是去年上半年,劳动力和材料成本蹭蹭上升,原本艰难维持的火柴厂开始亏损了。最要命的是,留不住人。
杭州火柴厂是杭州现存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字号,创办于1909年(清朝宣统元年),前身叫“杭州光华火柴厂”。老杭州们都有印象,火柴厂原来的位置就在复兴路海月桥。目前,海月桥边还树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杭州火柴厂原址”。
2003年,这家老企业搬到了淳安县文昌镇。随着火柴用到得越来越少,火柴厂也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现在杭州火柴厂的工人,不是中年妇女就是老人,不过四五十人。跟当年海月桥那个拥有1400个工人红红火火的国营企业不能同日而语。
即便这样,每年还是会有外地人回去过年就再也不回来了。去年春节,在厂里干了7年的资深技术工姜国兴夫妇也回河南老家了,这点对胡厂长打击很大。
有时候,看着厂里那些落满灰尘的机器,胡厂长也想过放弃。但是转念一想,如果杭州火柴厂也倒下的话,那么火柴行业里头的国字号就全部倒下了。
“火柴是浙江最早的民族工业,同时,作为一个杭州人,我觉得我有责任。”胡厂长放不下。更私人化一点的情感是,胡家祖孙三代都在这个厂里生活和工作,并伴随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实在割舍不下。
杜蕾斯也找上门来做广告火柴
去年下半年,几单广告火柴的生意,让胡厂长感觉到了火柴厂要重生的方向——做礼品火柴。
最早是某葡萄酒企业,订下了十万盒火柴。这组火柴用的是带有民族特色的花样,5个一套,效果很是惊艳。这些礼品火柴被用作酒类促销时送客户的小礼物。
后来,有咖啡馆、茶餐厅、足浴店来定制火柴,连杜蕾斯避孕套也来定制了2万盒火柴。
到年底,传统火柴的年产量从20万件(一件是1000盒)缩小到8万件,但礼品火柴的量开始上升。
同时,厂里还改变了火柴生产工艺。省下的成本,提高的销量,胡厂长全部用来给工人涨工资,火柴厂工人的工资平均从1500元涨到2000多元。
2011年,杭州火柴厂一共卖了15万件火柴,销售额600万,有薄利。
工人情绪高昂起来,胡厂长自己也来了信心。
想在杭州开个专卖店,告诉大家火柴转型了
2012年,胡厂长的愿望是,在杭州开个专卖店,不是为了卖火柴,而是为了告诉大家,传统火柴转型了,火柴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媒介。它可以做广告,可以宣传杭州文化,既有平台,又有创意,在日用功能势微的情况下,文化内涵站到了前沿。
胡厂长说,这段时间,他看本报有关“‘毛源昌’挂牌转让75%国有股权,温商入主”的新闻,很振奋。老树怎样发新枝,是一个值得永远思考的问题。
阿里巴巴网站上,杭州火柴厂“公司简介”里的最后一句话是: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企业才有生命的活力,我们没有停止过研制新型火柴的步伐,我们坚信火柴这一古老行业还是大有可为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