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3日讯 记者昨从诸暨质量监督部门了解到,浙江长生鸟珍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珍珠粉与贝壳粉鉴别方法技术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有了鉴别技术,我们就可以制定相应行业规范,保护正规企业,打击造假企业。”诸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0年9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了“揭秘珍珠粉内幕:贝壳粉腐蚀性药水洗后磨制”的报道,一夜间,“珍珠门”事件让全国珍珠粉制造企业陷入危机,由于当时全国市场上销售的珍珠粉98%以上来自浙江诸暨,诸暨珍珠粉企业成了重灾区。
珍珠粉和其母体制成的蚌壳粉在外观、成分上都非常相近,蚌壳中的珍珠层甚至也可入药,因此在利益的诱惑下,蚌壳粉冒充珍珠粉或蚌壳粉掺入珍珠粉成了行业内的潜规则。由于之前鉴别技术空白,即使怀疑企业以假充真,也无法判定真伪,最终也无法处罚。
对于长生鸟公司董事长阮华君来说,“珍珠门”事件一出,企业遇到了难关。消费者对于珍珠粉的信任瞬间降到冰点,苦于没有鉴别方式,企业只能干着急。阮华君说,2006年长生鸟就开始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攻关鉴别技术,“珍珠门”事件后,加大投入,与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经过5年多的努力,近日,公司研发中心和科研院所组成的联合攻关研发团终于找到了鉴别珍珠粉和贝壳粉的方式,并将核心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
记者昨天在专家鉴定会上获悉,珍珠粉与贝壳粉鉴别方法主要利用珍珠粉和贝壳粉热相变动力学速度的差异,结合X射线衍射法可定性及定量来鉴别,该方法经过第三方提供的多批次盲样验证,准确率已达100%,检测限可达到20%~30%左右。(即珍珠粉里掺贝壳粉超过30%即可被鉴定出来。)专家认为,掺假不超过30%,成本优势体现不了,不会有企业冒险,因此该技术对于遏制珍珠粉造假有很大意义。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