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多变,小孩子很容易腹泻。谈到这个话题,市级名中医、市中医院儿科主任黄金城主任医师有些得意,他有一个两岁半的孙女,在他的精心照顾下,小宝宝从小到大没拉过一次肚子。
“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病。呼吸道疾病与生活环境、孩子的体质密切相关,有时很难预防,但脾胃为后天之本,多半是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的。换句话说,小儿消化道疾病是可以通过日常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善来调养的。”黄主任说,“小孩子的肠胃一定要保护好,搞坏了可是会影响一辈子。”
怎么调养?来听听黄主任的育儿经吧。
每3个小时给宝宝喂一次奶
可能与自己作为儿科医生有关,小孙女一出生,黄主任就开始调养她的肠胃了。黄主任的小孙女是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相结合,儿媳每3个小时给宝宝喂一次奶,如果奶水不够,奶粉马上跟进。
“新生儿胃容量小,消耗大,很容易饿,差不多3小时肠胃就排空了。此时,营养不马上跟上的话,肠胃功能很容易受到影响,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定时喂养有助于宝宝肠胃规律性地蠕动。”黄主任说。因此,当小孙女还是毛毛头的时候,他常常凌晨3点钟爬起来给她喂奶粉。
孩子偏不偏食、挑不挑食,肠胃功能好不好,节点在出生后第6个月。宝宝6个月后,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可以开始添加辅食,此时,喂养得好,宝宝的肠胃功能就会好。黄主任有两个小窍门,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
让宝宝一起上餐桌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习惯,一到吃饭时间了,就把宝宝晾在一边,从不让他们与大人一起用餐。“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应该让宝宝和大人一起用餐。虽然,这个时候他们的吞咽功能还没有训练好,还不能像大人一样吃东西,但是让他们和大人一起用餐,并夹一些菜放在他们嘴边,让他们嚼一嚼,哪怕是让他们放在嘴里含一含,都有助于激发宝宝对进食的欲望。另外,让宝宝和大人一起用餐,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进食的乐趣。对于食物孩子都是喜旧厌新的,只有他们接触过的食物,他们才会去吃。”黄主任说。
不过,黄主任也提醒,小孩子的咀嚼吞咽功能有限,家长在给他们添加辅食时,一定要把食物捣碎。黄主任家里有一把剪刀,是专门用来给小孙女剪菜用的。黄主任非常细心,每次喂小孙女吃东西时,能捣的他都捣碎,不能捣的,像蔬菜、鸡肉,就把它们剪成一粒一粒、一丝一丝的。
改用杯子喝水
吸吮是孩子出生后先天带来的本能,但是吞咽和咀嚼却需要后天的训练。当小孙女6个月后,黄主任开始刻意地训练她的吞咽和咀嚼能力。他将小孙女的水壶换成了水杯;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他一直坚持用勺子喂,从不用奶瓶。一开始,小孙女很不适应,会哭哭闹闹,不吃或者吃一点点,但黄主任很坚决,渐渐地,小孙女也就“妥协”了。
“学会吞咽是日后摄取固体食物的重要前提。培养宝宝的吞咽咀嚼能力,有利于宝宝肠胃功能的发育;有利于唾液腺的分泌,让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促进食欲;有助于牙齿发育和生长。”黄主任说。
在零食方面很苛刻
黄主任非常疼爱小孙女,但在零食方面却很苛刻。他从来不给小孙女吃饼干、乳饮料等零食,哪怕是饭前半小时吃个水果都不允许。“很多家长,尤其是老年人,一听到孩子喊饿,会马上找出各种零食塞给他们,怕他们饿坏了肚子。其实,这样做反而会把孩子的肠胃给‘惯’坏了,就应该让他们饿着,要让孩子有饥饿感,这样肠胃的运作才能形成一定的规律。”黄主任说。
黄主任不给小孙女吃零食的原因还在于,虽然零食会让宝宝有饱足感,但它们不是没有营养,就是营养不均衡。另外,宝宝吃完零食后,正餐的进食情况就会受到影响,正餐吃得不健康,肠胃怎么会好,身体还怎么健康?
在小孙女的日常饮食上,黄主任特别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肉、鱼、蔬菜、五谷杂粮样样都会有。鱼类方面,黄主任比较钟爱泥鳅汤,现在泥鳅野生的居多,吃着比较放心,炖的时候里面再加点米酒、枸杞,炖烂后用勺子一刮,整块泥鳅肉就下来了,还可以预防被鱼刺卡。泥鳅汤可以用来拌饭,既下饭又能补充优质蛋白。蔬菜方面,黄主任做得比较杂,除了绿叶的蔬菜,还有豆科类、瓜类,他都会做。
据都市快报 记者 葛丹娣 通讯员 徐尤佳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