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2月13日讯 今天,“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详见:“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 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人),从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谈起,探究了大讨论的现实意义,也对当今应该构建怎样的价值观进行了思考。价值观,不仅引导着个人的发展,也引导着社会的进步,价值观大讨论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
杭州六叠文化创意工作室的曹骏看了报道后,最先在浙江日报的新浪微博上爆料了他身边的“感动人物”:家住古荡街道嘉绿西苑社区81岁的屠桂玉奶奶,每到冬天只做一件事:织毛线袜。织好了就送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残疾人、退休老人,这一织,就坚持了五六个年头,少说也织了700多双。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屠奶奶”。今天下午,记者与曹骏电话联系,他说,如今,社区里几乎每人都有一双她织的毛线袜。“价值观的体现其实可以很简单,很微小,像屠奶奶这样的温暖之举不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吗?”曹骏说道。
“在这个时候提出价值观大讨论,非常及时”,这是浙工大机关党委书记陈小鸿教授打通浙江日报电话后说的第一句话。陈教授认为,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成为老百姓的信仰和支柱。“其实现在很多老百姓,包括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都不是十分清楚,进行这样的大讨论,刚好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位大学教师,陈教授说道,社会应该更多地去引导学生如何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一味地唱高调,简单地让他们放弃个人的追求和前途。
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价值观又有怎样的意义?“花儿基金”创办人,现在是杭州一家电视台记者的苏家铭看了报道后,也与浙江日报取得了联系。苏家铭告诉记者,他大学四年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那就是要做个怎样的人?为了寻找答案,他参加过各类社会活动,直到接触了公益事业,他才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观。“现在我认为,价值观并不是狭隘地去做公益,而是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他人,包容他人。”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今年过年又走进了贵州山区,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用心,才能做得更好。”这句话已经成了苏家铭的口头禅。
可以说,当代青年的个体意识和独立精神,是最受社会关注的。他们的锐气、创新力和特立独行等等,一同成为讨论的焦点。今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二学生小曾也说出了他心中的价值观:“社会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社会的人。”在他看来,现在一些大学生在选择未来的道路时,考虑更多的是收入、待遇和名望等这些相对“实际”的东西,而那些深入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到边远穷困地区进行社会服务的青年,“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能让祖国更加美好,他们才是我学习的榜样。”小曾说。
收到的反馈还有很多,限于版面只能选择部分刊出,下一阶段,“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还将就事业观、幸福观、爱情观等展开讨论,如果您有什么线索、故事、看法,欢迎来电来函与我们聊聊。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文化新闻部
邮编:310039
微博(新浪、腾讯):
@浙江日报或@浙江日报文化新闻部
邮箱:zjrbwy@sina.cn
- 【浙江日报】大讨论——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人
- “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 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人
- 新杭州人“我们的价值观”征文大赛揭晓
- “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 带动全民学习风潮
- 抓拍副驾不系安全带?微博假消息引发网友大讨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