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两新党建 > 图片新闻 正文
注重顶层设计 强化区域党建
余姚市全面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

宁波长振铜业党校成立授牌仪式暨开学典礼

余姚市两新党建全覆盖试点工作动员会

余姚市马渚镇两新组织区域活动中心成立仪式

  2011年以来,宁波余姚市从顶层设计入手,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以规范化建设为目标,建立完善全覆盖工作标准,积极探索有效的机制和途径,从组织架构、党的组织、党的工作、阵地平台、示范引领、工作保障等方面实现了全覆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实现组织架构全覆盖

  全面落实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将两新组织党建作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向市委全委会进行述职。按照“三级联动、以点带面、条块结合、无缝对接”的思路,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和领导体系,确保所有两新组织全部纳入党建工作范畴,不留一点空白。

  1、纵向深入,使两新党建领导有力。在市一级建立了市委两新组织工委,与市委组织部合署办公,由分管组织工作的副部长兼任两新工委书记,选调一位同志任专职副书记,确定三位兼职副书记和十位兼职委员,并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办公室,增配三个编制,确保有机构、有编制、有经费、有制度、有作用。在乡镇、街道一级建立了乡镇街道两新组织党工委,明确一个中层编制。在村和社区一级,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导或指导协调小组,并确定党组织一名委员为主抓好辖区内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构建起纵向到底的三级组织领导体制。

  2、横向延伸,使职能部门职责明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原则,制定下发了《中共余姚市委新经济与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职责和制度》,明确了民政、人事、财政、司法、工商等两新组织党工委委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各委员单位根据各自工作职能积极履行两新组织党建职责,加强对部门管理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3、点上辐射,使覆盖网络不留空白。把非公有制企业为主的两新组织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在两新组织活动区域,因地制宜建立区域性党组织或党建联席会议,统一负责区域党建工作的统筹规划、议事协商、综合协调等工作,确保区域内所有两新组织都纳入到党员活动区域内。

  二、全面摸底,多措组建,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

  自去年4月下旬开始,余姚市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百日集中组建”专项行动和“集中攻坚月”活动为抓手,全面开展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集中组建工作。

  1、协同配合,合力推进组建工作。及时召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百日集中组建”专题部署会议,明确了专项行动中乡镇街道和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形成了两新工委牵头抓总、乡镇街道、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从去年5月份开始,定期编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情况通报》,及时通报各地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进度,有力地推动了“百日集中组建”专项行动的顺利推进。

  2、掌握底数,夯实组建工作基础。以21个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和塑料城管委会为主,对全市的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十个清”:企业经营状况清、从业人数清、法人代表情况清、企业人事干部情况清、党组织情况清、党员人数清、入党积极分子清、党员活动阵地清、党建指导员情况清、群团组织建立情况清。同时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情况月报制度,及时了解企业党建变动情况,对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为集中组建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多策并举,不断提高组建比率。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派指导组下企业指导、责任包干等方式,加快推进企业党组织的单建工作,新增单建两新组织党组织370家,单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达1108家、新社会组织达38家。为做好量大面广的中小非公企业的党组织组建工作,突破传统的“单位建党”限制,而向动态开放的“区域建党”和“单位建党”并重转变。采用园区联建、行业统建、楼宇统建、专业市场(街区)联建、龙头企业带建、村企联建、商会会员企业联建等模式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区域化组建工作。截止去年12月底,我市共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1380家,覆盖非公有制企业6404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68.52%,组建率提高了62个百分点,实现了四个100%,即有党员的非公企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从业人员80人以上非公企业的组织单建率达到100%、从业人员50—79人且年营业入收500万元以上非公企业的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固定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和拥有80家以上会员单位且有一定数量专职工作人员的社会团体党的组织覆盖率100%的目标。

  三、明确标准,发挥优势,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余姚市建立了党的工作全覆盖“六个有”标准,即有区域性党建工作覆盖、有基层党组织联系、有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有入党积极分子、有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有每年一次的业主或负责人培训,并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实现了未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党的工作100%覆盖。

  1、建立“党群共建”机制。坚持以党建带群建,以群建促党建,统筹推进党组织建设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建设,做到“四带”(政治上带、组织上带、工作上带、作风上带)、“五同步”(组织同步设置、工作同步谋划、制度同步完善、阵地同步建设、活动同步考虑)。加快在两新组织中组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进度,全市单建企业工会2731家,联建工会319家,覆盖企业7512家(含国有集体企业);新建妇联组织238家,总数达到315家,覆盖两新组织459家;新建两新组织团组织212家,两新组织团组织达到615家。

  2、建立“联系指导”机制。一是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制度。选派1568名机关、事业单位和村(社区)等的优秀党员干部或退休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二是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志愿者选配制度。选配213名热心党务工作、熟悉党务和有一定威信的企业党务工作者、机关干部、其他优秀党务工作者作为党建工作志愿者,担任区域活动中心负责人,或到一时选不出党组织负责人的两新组织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帮助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三是建立结对共建制度。开展了市直机关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目前,共结成66个对子。进一步深化村企共建,全市265个行政村与800多家非公企业开展了结对活动。

  3、建立“培养教育”机制。在坚持党员标准不降低、发展程序不变通、严格组织考察不走样的基础上,结合“三培养两推荐”活动,在党员发展方面适当向非公有制企业倾斜,2011年,发展两新组织党员443名,新增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631名。同时,发挥工商、民政、民营企业家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经信局、总商会等单位作用,利用各级党校和社会主义学校、区域活动中心、非公企业远程教育点、非公企业党校等平台,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出资人)的培训,引导非党员业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四、因地制宜,创新载体,实现阵地平台全覆盖

  以区域化(行业化)为抓手,建立两新组织党员区域(行业)活动中心,并通过搭建各类工作平台,按照“五联五共”(组织联建、共推创先争优;党员联管、共促作用发挥;教育联抓、共强党员素质;服务联搞、共帮党员群众;活动联办、共建和谐单位)的原则,推动全覆盖工作的阵地平台建设。

  1、注重合理设置,大力建设区域活动中心。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和便于活动、便于管理的原则,将乡镇、街道、园区、产业集聚区、市场、行业内的两新组织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在每个区域设置两新组织党员区域(行业)活动中心。并要求活动中心建设按照“阵地面积充足、职责制度健全、配套设施到位、档案资料规范、人员经费保障”的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目前余姚市已经建立各类区域(行业)活动中心337个。

  2、注重科学运行,积极搭建各类工作平台。一是搭建教育平台。将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到区域活动中心,并在符合条件的非公企业或两新组织党员区域活动中心建立非公企业党校,目前已建非公有制企业远程教育点45个,党校41家。二是搭建服务平台。深入开展“一区双进”(建立党员责任区,开展管理进区、服务进区)工作,把区域内的两新组织纳入责任区管理服务对象,同时两新组织的党员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主动参与居住地的各类活动。三是搭建帮扶平台建立区域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募集困难党员帮扶基金,积极组织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等结对帮带活动,为区域内困难党员提供各种帮助。四是搭建参事平台。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方式,不断增强企业决策管理层中党的力量。目前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中,党员占到了35%以上。

  3、注重相互联系,努力提升信息化党建水平。一是加强“三员”(党建信息员、网络舆情员、远教专管员)队伍建设。以专(兼)职的形式落实了两新组织党建信息员,负责党建信息工作,并在两新组织党员中培养网络舆情员队伍。同时依托远程教育专职管理员制度,把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培训与远程教育专职管理员结合起来。二是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微博”工作。除市委两新工委建立官方微博外,各乡镇、街道,有关市直部门、重点培育两新组织都建立了官方微博。三是探索网络党建模式。各乡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塑料城管委会门户网站设有两新组织党建专栏或网上党支部,提供党建知识学习、党务工作咨询等帮助。

  五、分类创建,梯队培育,实现示范引领全覆盖

  结合余姚实际,明确两新组织“双强”标准,分层分类挖掘培育先进典型,通过由点上先进典型带动、行业先进典型促动、区域先进典型推动,从而形成全市两新组织共同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1、以精细化为手段,制定创建标准。一是内容丰富全面。新经济组织的标准涉及到生产经营、发展成效、生态建设、劳动关系、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和党组织自身建设七个方面。二是定量与定性结合。在总体以定性内容为主的前提下,在很多方面都有定量的标准。如在生产经营方面,要求近“三年”内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与创先争优紧密结合。把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得到有效落实作为符合“双强”标准的重要指标。

  2、以全面化为方式,分类培树典型。确定了124家“双强示范”重点培训培育两新组织党组织,其中余姚市级以上重点培育两新组织72家。在对象的确定上,既考虑了个体的特点,又考虑了区域、行业等整体上的布局,力争示范点的带动作用能够最大范围地覆盖到全市的两新组织。舜宇集团党委被评为全省首批“双强百佳党组织”,华联集团等6家非公企业,中国塑料城、中国裘皮城2家专业市场、国贸大厦、四明商圈被评为宁波市“双强”新经济组织。建立了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双重管理制度,第一批列入双重管理的企业共有舜宇集团等12家。

  3、以实效化为目的,提升发展能力。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一方面是推动非公企业技术革新、攻坚克难、节能减排。通过“岗位竞赛”、“技能比武”、“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是推动新社会组织诚信服务。引导新社会组织树立诚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如阳明税务师事务所以窗口优质服务为基础,成立了以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的服务中心,购置车辆上门为新办中小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六、注重长效,提升质量,实现工作保障全覆盖

  围绕为全覆盖工作提供保障,重点建立完善了人才、经费和活动等三项机制,不断提高两新组织党建的科学化和长效化水平。

  1、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人员保障机制。加强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通过内部推优、组织选派、外部招聘、公开选拔、公推直选等形式,把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经营管理、有党务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干部选配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积极推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离职报告制度。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党员的学习培训经费保障,市财政、市管党费和乡镇、街道财政分别按不低于每人每年40元、 10元和50元标准安排资金用于非公企业党员的教育培训。设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区域活动中心、行业活动中心负责人岗位津贴,岗位津贴由各乡镇、街道财政负担,一般每月100-200元。加强区域活动中心和行业活动中心建设,每年对每个活动中心补助活动经费2000元,市管党费和乡镇、街道财政各按50%比例列支。2011年全市共补助各类经费达120多万元。

  3、实施党员双重管理,完善活动机制。对在两新组织工作但组织关系不在工作单位的党员和组织关系在两新组织的党员,实行双重管理,让这些党员既参加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又参加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的组织生活,结合“双向亮牌”活动(工居两地亮身份、双岗明责亮承诺、双重管理亮成绩),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目前,参加双重管理的农村和外来务工党员已达8600多名,很好地解决了很多两新组织因党员少而活动难开展的难题。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