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在线时评 正文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雷锋”
2012年03月05日 05:52:15

   浙江在线03月05日讯 雷锋,知名度最高的普通士兵,全中国几乎每一个人都认识他,世界上也有很多人认识他。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很多年轻人嘴边常挂着的一句话是:什么都是浮云。那么雷锋呢?

  一代一代像雷锋一样的好人,在中华大地上不停涌现。那是多么长的一串闪着金光的名字啊:雷锋式的好民警邵裕桥、雷锋式的好村官陈国明、雷锋式的好青年姜炜、雷锋式的好干部李伯照,到孔繁森、焦裕禄、任长霞,还有刚被授予“感动中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从来没有离开我们。

  焦裕禄:他心里唯独没有自己

  焦裕禄1922年出生,1962年调任兰考县委书记,该县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严重,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在身患肝癌的情况下,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改变了兰考的面貌,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受到肝病的折磨,焦裕禄在开会、作报告时,不断用左手按住疼处,有时用一个硬东西一头顶着椅子,一头顶住肝部。天长日久,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一个大窟窿。他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它,它就不欺侮你了。”

  护士噙着眼泪给他注射止疼针,他感到自己的病已无法治疗,便摇摇手说:“我不需要了,省下来留给别人吧!”

  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

  1944年出生,山东聊城人,曾两度入藏,1994年11月29日,在返回阿里途中,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1979年,孔繁森入藏工作前立下誓言“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入藏后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话。

  他数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后,孔繁森在地震废墟上,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他任职期间,阿里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茫茫雪域高原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邵裕桥:他把空气呼吸器让给队友

  邵裕桥1978年3月入伍,成为衢州的一名消防战士,1997年调入宁波消防支队。

  “怕苦、怕累就不要来当消防兵。”这是邵裕桥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身体力行的诺言。1987年8月,浙江一造纸厂发生火灾,2000多亩原料烧成一片,他9天9夜没下火场,嗓子喊哑了不能讲话,就打手势、写字条来指挥。1994年,一家化工厂发生液氯泄漏事故,造成1400人中毒,他把有限的空气呼吸器让给队员,自己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在一线奔跑指挥。

  他正气凛然,经手的基本建设工程和消防装备采购涉及金额达数亿元,自己从没留下一分钱;他以身作则,不仅常常冲在火场最危险的地方,也怜老惜贫,先后联系了57户孤寡老人和贫困户,还带领官兵资助了200余名贫困生。

  徐虎:晚上7点升起的太阳

  徐虎是上海市普陀区一名水电修理工,他曾三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5年,徐虎在辖区内挂起了三个夜间保修服务箱,箱子上写着:“凡附近的公房居民,如果遇到晚间水电急修,请写清地址,将纸投入服务箱内,本人将为您提供日清服务,开箱时间是每天晚上7点,落款是中山北路房管所徐虎。”

  箱子挂出去以后,每晚7点这个别人家吃晚餐的温馨时刻,徐虎总是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背着工具包穿梭在窄窄的街巷深处。他曾千百次为自己的“邻居”重复地干着掏马桶、通管道的工作。居民说他是晚上7点钟升起的太阳。

  在徐虎的影响下,全国房管系统的水电工都开通了24小时报修热线,实现了全天候服务,徐虎也不再是一个人。

  孟祥斌: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2007年11月30日,第二炮兵某旅机要参谋孟祥斌带着刚从江西弋阳来队探亲的妻子、3岁的女儿,到金华市区购物,走到城南婺江桥时,正逢一名年轻女子跳江轻生。

  妻子知道他患有严重的腿部脉管炎,动过大手术,劝他绕江堤下去救人,旁边一位中年妇女也提醒他太危险。

  “来不及了,救人要紧!”孟祥斌奋不顾身从10米高的桥上,跃入湍急冰冷的江水。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上前来救援的摩托艇,自己却在亲人的注视中沉入水底。

  孟祥斌牺牲当天,就有数千名群众自发点起白蜡烛,为英雄彻夜守灵。12月4日追悼会那天,10万多群众前来为英雄送行。

  孙茂芳:他的名字就叫京城活雷锋

  孙茂芳是象山西山村人,22岁参军,开始坚持做雷锋一样无私奉献的好人近50年。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要做好人。”他一直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一开始他一个人学雷锋,后来他带着妻子儿女一起学雷锋,这些年,他们照顾了15位孤寡老人,资助过30多位学生。

  每年,他都要接待近20批来求助的家乡人,很多老乡赴京治病,孙茂芳不仅帮着联系名医,而且天天将饭送到医院。2003年,孙茂芳回到老家,发现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他将儿子准备结婚用的1万元捐给村里修路,还带着村干部到附近的工厂募集了30多万元,这条路很快成了“致富路”。

  白芳礼:三轮车踩出传奇

  93岁的白芳礼老人离开人世时,他的遗像上写着:轮下助学千程路耀春秋,胸中支教一片心照日月。他为中国留下一个用三轮车踩出来的传奇。

  这位老人从74岁开始,为了让穷困的孩子能读上书,靠踩三轮车挣下35万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学校,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一年四季穿的衣衫都是捡来的,每天的午饭总是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有时往开水里倒一点酱油,已属于改善生活。

  当他更老、腿脚没劲时,靠着看了3个月的自行车,每天把所得的1角、2角放在一个饭盒里,等存满500元,在一个飘雪的冬日,来到了天津耀华中学。他的头发、胡子全白了,身上已经被雪浸湿。他向学校的老师递上饭盒里的500元钱,说了一句:“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一笔钱……”所有在场的人都哭了。

  吴菊萍:最美一托创造生命的奇迹

  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的妞妞爬上窗台,随时有坠落的可能,坚持了一分钟左右,妞妞还是掉了下来。正在楼下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用双手接住妞妞,自己的手臂却严重骨折。就是这一托,给妞妞创造了生还的机会,如今孩子逐渐恢复健康。这件事感动了无数人,吴菊萍却说:“我只是个普通妈妈,做了一件大家都会做的事。”

  今年2月,这位杭州人心中的最美妈妈,获得了“感动中国”奖杯,组委会给她的颁奖词是: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专题】寻访杭城温暖力量 您身边的“当代雷锋”

【专题】学习雷锋好榜样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黄莺 整理 编辑: 严东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