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高薇
3月6日世界青光眼日,浙医二院眼科王凯军副教授的诊室门口,来了一位姑娘,在王医师的诊室里进进出出三四次。大约一两个小时后,诊室里的病人差不多走光了,姑娘又走了进来,一脸焦虑,说自己22岁,刚参加工作不久,是建筑设计师,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电脑前画设计图。一个月前,出现眼胀、头晕、头痛、看东西模糊等症状,去医院检查,诊断为青光眼。
一开始她对青光眼了解得不多,后来上网一查,发现青光眼会导致失明,而且是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她吓坏了,马上向公司请假。休息了一段时间,再回到公司上班,她还是觉得一面对电脑眼睛就不舒服,也感觉视力下降了很多,再看看网上信息,越看越担心,就跑到浙医二院眼科就诊。
姑娘边说边递给王医师一张纸,纸上密密麻麻列了10多个大问题,大问题下面还有子问题:为什么会患青光眼、可不可以治好、以后会不会看不见、是不是需要换工作等。
经检查,她的眼压为23mmHg,正常人为10-21mmHg,视网膜和视神经有病变,属于青光眼早期。
王医师说,她发现算及时的,情况不严重,只要积极治疗,注意用眼卫生,并且定期随访,疾病是可以控制的。临床上,一些控制好的病人,三四十年视力还好好的也很多。不过,她太焦虑了,这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得青光眼的高中生大学生越来越多
以前的青光眼大多是先天的,他们的房角生得比较窄,半开半闭,房水排出不畅造成的,所以这种先天的青光眼,也叫闭角型青光眼。
而像女设计师这种因用眼过度导致的青光眼是后天形成的,他们的房角一直是正常开合的,只是因为用眼过度,分泌的房水量太多,导致房水积压过多,所以这种青光眼也叫开角型青光眼。
省立同德医院眼科主任吕颂谊主任医师说,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电脑的普及,明显感觉到我国青光眼发病率在逐年增高,目前的发病率为1%-2%,而且开角型青光眼发病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闭角型青光眼,两者的发病率比例大概是1.5∶1。
浙医二院王凯军医师说,以前的青光眼患者主要以40岁以上的人居多,后来30多岁的也多起来。这些年,在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高中生、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主要与他们长期用眼疲劳、精神紧张有关。像那些做设计的人,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大半天,有时候眼睛连眨都不眨,“目不转睛”是最伤害眼睛的。
眼胀、头痛慎用眼药水
青光眼的可怕之处是可能瞬间失明,并且是不可逆的。这是由于眼压过高,导致所有的视神经纤维被挤死了。
眼胀、头晕、头痛、鼻梁酸胀、视物模糊、看东西出现虹视现象(即看灯光时在其周围出现七色的彩圈或晕轮),很可能就是早期青光眼的表现,建议及时去医院测个眼压,只要10元钱,几分钟就能完成。
吕主任提醒说,出现这些症状时,最好不要私自滴眼药水,因为许多眼药水都有松弛睫状肌的功能,使瞳孔放大。而瞳孔扩大会挤压前房角,使前房角变窄,这更不利于房水的排出,使眼压更高。
眼睛累了赶紧闭眼、转眼球
注意用眼卫生是预防青光眼的重要方法。王凯军医师说,每次坐电脑前超过40分钟,他会站起来活动5分钟。如果眼睛有不适感,他会闭目1-2分钟。
吕颂谊医师的私家养眼法是转眼球——眼睛疲劳时,闭上眼睛,顺时针转动眼球30-60下,再逆时针转动30-60下。这个动作可以促进眼部房水循环,缓解疲劳,还可以明目,对预防老花也有帮助。
为什么叫青光眼?
青光眼一词,来源于中医。王凯军医师说,据记载,最早发现该病的人,发现患者的眼球呈青色,所以把这种眼病取名青光眼。后来临床发现,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眼球确实大都呈青色,但并不是所有青光眼患者眼球都是青色的。
省立同德医院眼科主任吕颂谊主任医师说,青光眼是眼部房水不能正常外流,导致眼压升高,压迫视神经纤维受损,患者的视野会越来越窄,甚至失明。
那么,这位女建筑设计师是怎么得上青光眼的呢?
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之间,充满了房水。房水不是眼泪,它是由睫状突分泌的液体。睫状突是全身毛细血管最丰富的组织之一,它分泌出的房水,成分与血浆类似。这些新鲜的房水,经后房、瞳孔,进入前房,为虹膜、角膜和晶状体提供营养,最后在前房角,通过小梁网(密密麻麻的小管)、巩膜静脉窦,进入眼球外静脉,重新参与血液循环。
健康的眼睛,房水的分泌量与排出量是相当的,也就是前房和后房的房水量差不多是固定的。
因为女设计师用眼过度,眼睛代谢持续旺盛,睫状突血管的血流量增加,分泌的房水量也增加,而房水的排出管道(小梁网)大小是固定的。分泌得多,排出得少,前房和后房内的房水量越来越多,眼睛内部的压力越来越大(眼睛越来越胀),并压迫视神经,造成看东西模糊、头晕、头痛。如果长期这样,视神经就会全部受损,最终失明。
来源:都市快报 记者 葛丹娣 通讯员 方序 楼建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