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3月12日讯(记者 潘杰 通讯员 周洁梅 徐莹) 46年前,养路工人还能拿一份放牛工资,每个月还能有5毛钱的理洗费,你听说过没?
最近,衢州常山县公路段在查找历史账务档案时,打开了一批封存了40多年的档案。档案里是有泛黄的各类交通票据、便签纸,也有些很特别的工资单。
每月放牛工资差不多能买十斤猪肉
常山工区九月份放牛工资,6.00元——这是一张1966年9月25日签发的领款收据。可这公路段怎么还放牛?
原来60年代初,由于缺乏交通工具,养路工都是靠步行上路工作。但维修公路常需要运砂石,便只能选择牛作为运输工具。
“当时整个公路段只有五六头牛,好的班长才配一头牛。”据《常山县交通志》副主编林正南介绍,牛在当时的价值相当于现在一辆十多万的汽车。可由于工区内没地方专门饲养,这些牛就基本都寄养在公路沿线的农户家里,就相应发放些养牛工资去支付。
要知道,当时猪肉的价格才每斤0.64元。
5毛钱的“理洗费”用来洗刷刷
1967年5月份的工资单上,养路工的月工资在20-50元间,在应发数中,每个人都有一笔5毛钱的“理洗费”。
“当时公路条件哪像现在这样都是水泥路柏油路,那时候一上路啊,都是灰尘。” 75岁的老段长雷一鸣依稀记得那时候,每天都要步行到离家十多公里外的路上养护,走上一两个小时就满身灰尘。有时太远住在沿线农户家,洗个澡什么的,这5毛钱的“理洗费”就派上大用场了。
赶上雨季大水冲毁路面,他们还要半夜打着煤油灯去抢修。因为用竹筒做的煤油灯盛传被用于古时打劫,他们还戏称自己提着“强盗灯”干好事。
每月存1块钱当集体公益基金
在工资单的应扣数中,银行储蓄各不相同,据说当时职工如果想存钱到银行,单位能直接在工资里扣,然后代存;不过,“互助金存款”一项都是1元。
“互助金也是大家自发自愿的,但不是存到银行去,而是大家集中在一起,没有利息,谁有困难谁先用。”
雷一鸣说当时大家生活条件都不是很好,赶上个困难或者买大件物品,很难凑一大笔钱出来。这每人每月1块钱的“互助金存款”就是用于帮助家里急需用钱的职工,是集体互帮互助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