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岱山3月19日电 几辆面包车组成的车队,载着大米、油等物品,穿梭在岱山本岛各个渔农村。“爱心人又来了!”每当车队停下,当地的村民总是这样亲切地招呼他们。
这是“蓬莱仙岛”岱山县一支民间自发组建的爱心团队,从2003年开始,他们年年为贫困家庭送去慰问金和礼品,至今已资助看望了100多户贫困家庭。
60多岁的县电影公司退休职工於友伟,是这支队伍的发起人。年轻时有过贫困生活经历的老於,看着自己家里越过越好的生活,萌生了一个念头,“自己生活好了,做点什么来回报社会。”
於友伟把这想法与妻子一说,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老两口一合计,这样的好事,应该让儿女们都来参加。于是在於友伟的鼓动下,儿子、女儿、女婿、老邻居……这些亲朋好友成了爱心团队的第一批成员,就连刚上小学的孙女,也将自己的200元压岁钱贡献了出来。
那次,老於共筹集了6000多元的善款,送到了十多户贫困户手中。
9年过去了,团队的成员,由当年的十几人,壮大到了140多人。“听说我们的事情后,很多人都打电话过来要求参加,定海那边也有不少人打钱过来。”老於说。
在爱心团队里,有一个在深圳做生意的岱山人,已经连续捐款3年了,每年都给每家贫困户捐款500元,总金额超过45000多元。
“每次他都把钱打过来,但从未告诉过我们名字,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他叫什么。”
浓浓爱心让贫困户们感受到了莫大的温暖。岱西镇居民金大姐的丈夫因病去世,家里欠下了7万多元债务,她自己又因早年过度劳动累坏了身子,一家只靠在外打工的大女儿,而小女儿正在东沙中学学美术,沉重的负担让孱弱的她喘不过气来。
听说这一情况后,於友伟和爱心团队的几名成员,送上了1万多元,解了金大姐的燃眉之急。
为了让最需要的家庭获得及时帮助,老於骑着他的摩托车走村串巷,从村委了解情况,再到实地查看。在爱心团队的帮助下,已经有70多户家庭脱离了困难。
指着团队合照上的两个年轻人,老於告诉记者,“每次我们去送物送钱,都是从团队里派代表去,这两小伙子是他们的长辈一定要他们参加的,为的是教育他们懂得感恩。”
“让他们看看贫困家庭的困难,心中多一些爱心,等我们不在了以后,让他们能够把好事做下去。”俞阿婆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