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9日讯 谈婚论嫁,彩礼总是躲不过的话题。近日,有网友就因为结婚的聘礼、礼金问题烦恼不已,在本地论坛大吐苦水:最近要结婚了,可却闹得两家不愉快,归根究底还是钱的问题。这则关于结婚彩礼的帖子,引来多方热议,也道出了无数未婚男女的心酸,结婚,彩礼上就已伤不起!
对此,网友也各有各的看法,赞同给彩礼的网友认为,彩礼是当地约定俗成的“规定”,结婚一生就这么一次,给点彩礼也无可厚非;而持相反意见的网友认为,索要彩礼的做法,给婚姻蒙上了“买卖”的色彩。
老婆价位各不同
彩礼,是我国婚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见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彩礼也发生着变化。
在网上流传着这么一首顺口溜,形象地展现了福建龙岩地区的彩礼风俗:老婆价位,龙岩免费;永定小费;武平中等价位;上杭有些挺贵;长汀、连城不要乱动——很贵,她会让你很崩溃……在舟山,不同区域也存在不同的彩礼价位之说。“在我们岱山,彩礼钱起码要五万以上的,我同学结婚,男方就拿了六万元,还不包括买金子首饰的钱。”在定海工作的岱山姑娘小牧告诉记者。“听说坊间有这么一个传言,六横老婆娶不起。娶六横老婆,彩礼起码要个十万八万的,不管你有没有钱,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了。所以我现在还‘光’着呢。”六横姑娘小周打趣道。
赞同:收礼金也是为女儿考虑
沈家门的李女士的女儿前不久刚结婚,她告诉记者,自己就向男方要了不少彩礼钱。“在我们老家,如果你女儿的聘金太低,就会被人看不起。说女儿这么不值钱,再严重点,就会有风言风语。”李女士说,“事实上,做父母的也是用心良苦啊,其实我们也不是为了图这钱,总是为了女儿好。希望女儿受重视,婆家会好好待她。”
李女士说:“说白了,彩礼也只是个形式而已,即便是我们收了男方这么多钱,也通过嫁妆的方式还给新娘了,甚至有些给新娘出嫁的钱还超过礼金数额。终归到头父母也没捞个什么,都是为了女儿。”
反对:要考虑男方家境,而不能一味索求
老人家想风风光光嫁女儿,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给多少还得根据男方家庭的承受能力。在这一点上,家住定海的张阿姨看得挺明白,她说:“量力而行就可以了,‘打肿脸充胖子’苦的还是自家孩子,如果夫家生活不宽裕,要谅解,毕竟以后女儿要跟他生活,他对你真心,胜过那堆黄金。”
网友“小小女t”认为,结婚不是买卖。“想想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剩下的钱最后还不都是给子女的,既然都决定在一起了,很多事情我相信都是可以协商解决的,结婚没有吃亏与否的说法!结了婚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能老谈钱,伤感情。”
彩礼风俗变得多元化了
“传统来讲,彩礼是男方地位的象征,也是给女方家族的一个面子。男方给的彩礼越多,说明对女方越尊重。”民俗专家王冰告诉记者,“以前的彩礼,还有个展示的功能,男方给彩礼都是公开的,一般得挑着绕上一圈,让周围的人都知道。”
现在,风俗也随着社会发展变得更为多元化了。“比如男方给2万元,女方就用来买嫁妆。但关键是看个人的家庭条件而定。”王冰说。
彩礼多少无关幸福和尊重
浙江海洋学院从事女性社会研究多年的张岚教授认为,彩礼多少,和对女儿的尊重与否、婚后生活的幸福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结婚要点彩礼无可厚非,意思一下就行了,作为父母,要的彩礼超出了男方的承受能力,反而会对女儿以后的幸福造成影响。试想一下,男方因此而借债,婚后还是得女儿一起还。”张岚说。
结婚是两家人的联姻,如果完全用金钱物质来衡量和维系,这个婚姻注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以关键是转变观念,在经济基础上审视“彩礼”一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过程中,要尊重双方的风俗习惯,尽量做到“礼数到,心意到”,漂漂亮亮、欢欢喜喜地办好这场人生大事。
相关链接
“彩礼”演变顺口溜
对于这个时期“彩礼”的演变,有人总结了这样的顺口溜:
两个恋人一商量,大型超市买衣裳。
皮尔卡丹金利来,样样都得是名牌。
金戒指随身听,项链裘皮带披风。
三室两厅桑拿房,家庭影院加水床。
电脑冰箱是小件,买辆轿车上下班。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