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三鲜:鲥鱼、河豚、刀鱼。这三鲜里,河豚几乎已经绝迹美食江湖;刀鱼价格高得离谱,前一阵子还有消息说,今年3月刚上市时,上海知名的刀鱼捕捞地崇明岛团结沙渔港,3两以上的“大刀”在港口的交易价格达到了6000元/斤。这么一比起来,相对容易能尝鲜的,只有鲥鱼了。
鲥鱼,是我国东南沿海特有的洄游鱼。每年春夏之际,就洄游到江里产卵,就像上了闹钟一样守时。“鲥鱼”这个名字,也就这么来了。
眼下,正是鲥鱼最肥美的时候。以前,长江、珠江、钱塘江里都能抓到,其中最有名的,是富春江鲥鱼。不过现在,野生鲥鱼已经近乎绝迹。市水产站站长项建勇、市渔政总站资源增殖科科长张婉平都说,钱塘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再也没出现过鲥鱼的踪影了。
现在的鲥鱼,更多地出现在养殖场里;而普通食客见到它们的概率,一般也是在酒店餐桌上高过在自家厨房。
杭州有很多家餐厅都在做鲥鱼,西湖春天、指福门、玉玲珑都有。玉玲珑大厨朱师傅说,他们用的是缅甸鲥鱼,从上海进的货。现在很多餐厅里用的鲥鱼,不是这种,就是人工养殖的鲥鱼。
朱师傅很热心地帮我联系了近江农贸市场(汽车南站附近)卖鲥鱼的黄老板。黄老板是江苏人,他说老家南通以人工养殖长江鲥鱼出名。五六年前,黄老板带着这些养殖的长江鲥鱼到杭州做生意,到现在,近江农贸市场里做长江鲥鱼的,也只有他一家。
这些养殖的长江鲥鱼大约300元一斤,主要供应给各大酒店;缅甸鲥鱼,口感稍差一些,80多元一斤;印度鲥鱼,鱼肉稍粗一些,营养价值不高,30多元一斤就够了。
黄老板说,即使是在他们那里,也极少见到野生鲥鱼了,至少他就从来没见过,只是听说在江阴、南通的一些打鱼船上,偶尔会吃到,更多的还是养殖鲥鱼。
黄老板牵线,我找到了他的进货商,江苏中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浙江销售市场的林先生。
林先生说,他们公司养鱼十几年,养殖场有四五千亩,而且养的大多是长江里的珍稀鱼类,比如河豚、鲥鱼、刀鱼、鲟鱼、扬子鳄、娃娃鱼、胭脂鱼、松江鲈鱼。单是鲥鱼,年产量差不多有10万尾,卖到全国各地。
对于怎么养,林先生不断重复着一个字:“难”。鲥鱼对水质、水温、饲料、营养的要求很高。比如水温,最冷的时候不能低于2—3℃,最高也不能超过35℃。而且在水质等各方面,都极接近长江水。“这样养出来的鱼,我们才敢叫长江鲥鱼”,林先生说。
鲥鱼出水即死。所以一般来说,出水的鲥鱼要先冰鲜,再卖到各地。如果有大客户点名要活鱼,公司就派出专门的运输车,车里调控好水温、氧气,一路送过去。颇有些古时候进京送贡品的味道。
(《大明会典》里记载,应天府有14艘用于运送冰鲜鲥鱼的专用船,由运河入京,沿途皆建有冰窖,“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描述的就是这个。
清朝时,进贡的鲥鱼要冰镇,装进专用匣子,由专人飞骑传京,20里为一站,日挂旗,夜悬灯,备良马3000匹供更替之用,限22个时辰到达。这也就是“三千里路不三日,知毙几人马几匹?马死人死何足论,只求鲥鱼呈至尊”的由来。)
高成本的活鱼,每公斤价格要卖到上千元。上海、北京都这样卖过,杭州目前还没有。
再来说说吃。既然已经贵为“长江三鲜”之一,鲥鱼必有过人之处。最大的不同是,吃鲥鱼最珍贵而且首先要吃的是鱼鳞。鲥鱼的鳞和肉之间有大量脂肪,用筷子轻轻一挑,脂汁欲滴,温润可人。
据说捕鱼时,渔网只要一碰到鲥鱼的鳞,它就会一动不动,而不是像其他鱼那样跳来跳去。苏东坡觉得,这是因为它爱惜自己的鳞,因此还为它取名“惜鳞鱼”。
从古至今,吃过鲥鱼留下赞美的,不计其数。唯有细腻如张爱玲,淡淡地写下自己的三件憾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鲥鱼多刺确是事实,只是她这么一说,反而勾得没吃过的人更想吃,吃过的人在回味的同时,又想去找来吃。
不过,现在要是想在市场里买鲥鱼自己做,恐怕也不容易。杭州菜场里卖鲥鱼的摊位并不多,近江农贸市场的鲥鱼,大多供应酒店,赶上订单忙的时候,可能还会断货。自己家想买,有时还要碰运气呢。
都市快报 记者 刘云 制图 高薇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