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之江先锋 > 群英榜 正文

物业富村的先行者

永康市东城街道高镇村党委书记王根红
www.zjol.com.cn  2012年04月2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王根红,永康市东城街道高镇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相继获得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双带”好党员、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省第18届“绿叶奖”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高镇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相继获得省级劳动模范集体、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他的影响力从何而来?

  任务落到我头上,那是组织和群众信任我

  1983年,年仅24岁的王根红就成了十里八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办起了一家纸箱厂,不到5年,这一白手起家的企业年产值就越过了百万元的门槛,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1990年,王根红被组织推荐到了长城乡工办副主任的位置上。如果说,这还和他的办企业经验有点瓜葛,那么1992年,高镇村党员一致要求他回村并推选他为村支书,王根红感受到的压力就不是那么一点点了。怕干不好,王根红先卸自家的担子,把纸箱厂全部交给了妻子经营,告诉她:“任务落到我头上,那是组织和群众信任我,以后家里这一摊就归你打理,我们家的经济收入也都要靠你了,我呢,都给村里大伙打工,你可不要指望我还顾得上家里。”

  农村工作要细致,更要秉持公心

  中国有句古话: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让王根红感受颇深,不过,现在他有自己的理解:“高镇这些年的工作主要就是围绕城市化进程开展的。人家说拆迁难,我说安置更难,面对那么多人的利益,你要一碗水端平,不是平均的平,而是公平的平,关键还是一个词:公开。

  王根红一直坚持“两公开一监督”,让高镇解开了矛盾的结,走上了齐心致富和谐发展的道路。高镇有自己的村报,村务财务都在上面公布,两个月一期,送到村民的家里—尤其是遇到拆迁安置的时候,还要增刊。

  王根红还有一招,就是坚持和乡亲们沟通面对面。拆迁的时候,村里有人来说怕新建房屋质量不过关,王根红就陪他们到现场去盯着;村里有人来说,换购安置房房款还差一点,王根红说我陪你去贷款。村里每次拆迁,王根红都会抽出专门的时间接待村民,消解家的疑问。他说:“做人的工作,尤其是农村人的工作,不怕过细。”

  土地没有了,我们要比以前生活得更好

  王根红到现在还记得2002年前后,高镇村融入城市的那场阵痛。随着城市化的推进,2400多人的高镇村人均耕地迅速变少,最终高镇人全部由村民变成居民。原来的蚕桑地没有了,而在当时的形势下,红火一时的集体企业也渐渐萎缩或者迁向更边缘的地区,城市东扩,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五金城、新行政中心、城市水处理中心、新建学校、车来车往的大马路。习惯了在祖辈的土地上刨生活的高镇人,开始不适应这令人眩目的变化,他们担忧失去了土地,今后的生活怎么保障,子孙后代怎么过下去。王根红感叹:“农村人几辈人生活在农村,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突然面目全非了,他们会感到迷惘,甚至害怕,害怕今天的变化,更害怕明天不可知的变化。”

  那时节,村里的老人们成天往王根红的办公室跑,他们絮叨着同一个问题:“土地征迁补贴的钱花完了,以后没田没地的日子怎么过?”王根红反复安慰他们:“我们会想办法,土地没有后,我们要比以前生活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拿什么来保障?王根红和村两委班子一商议,确定了商贸富民这条道——办市场、建商铺。回忆起全村人欢欢喜喜分店面的那一天,王根红脸上满是骄傲:“每户一间,租金一年收入就有三四万元,老人孩子还愁养么?”

  目前高镇村固定资产1.5亿元,商业产值超过20亿元,集体经济年收入6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万多元。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 麻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