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林维峰自己制作的民意示意图
一张走访活地图。小林每户必走,每户的具体方位不但记在本子上,还用照相机把它“固定”下来,同时标上户主名字,收集在村民户籍档案里,以便随时翻阅比对。然后,小林凭自己掌握的绘图知识,用15天时间绘成了一张近二米见方的“村居示意图”,悬挂在警务室。休息的时候,他总要看看地图考考自己。这张图虽然有点“土”,但看上去情况一目了然。如哪家是“困难户”,哪家是“人户分离”,哪家是“管控人员”……都用不同颜色标记着。现在,你不管指向图上哪一户人家的序号,小林都会准确说出该户的基本情况。
一间“小林警务室”。警务室设在村办公大楼,处于村中比较热闹的地方:左边是小卖部,右边是“老年协会”和“文化活动室”,前面是篮球场和公园。警务室房间虽然不大,但经常有村民进来坐坐,有的是找小林办事,有的为调解纠纷,有的是和小林聊天谈心。光顾警务室的人有时一天达50多人次。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小林与群众的见面率,也让小林获取了许多送上门来的“信息”。
为了便于沟通,小林学会了当地语言;为了便于工作,小林每星期3天以上住在警务室。
谈起“大走访”,小林说:“做好走访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每次走访,我都会带上‘走访九件套’:一本群众花名册、一本人员图像簿、一个文件夹、一支铅笔、一个橡皮擦、一个照相机、一支录音笔、一本笔记簿,还有一叠温馨提示卡。带着目标、带着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走访,才能切实提高走访实效性”。
小小“九件套”,充满爱民情。至今,小林的《民警日记簿》已记了满满两大本,积累了录音资料300余份,发放了温馨提示卡350多张……
林维锋待老人如亲人,用真情为老人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疾苦。每逢佳节,他都会为村里的孤寡老人送去水果、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和问候。在2009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林维锋发动全所官兵,购买蚊香、蚊帐、等夏季生活用品,走访慰问孤寡老人,把关爱送到老人手中。当冬天来临时,他又组织老兵将平时穿不到的棉衣、棉裤整理好,一一赠送给困难老人,助老人度过寒冬。村里有位百岁老人,名叫老毛,由于子女生活困难等原因,老夫妻俩多年来一直住在用毛竹和油毛毡搭建起来的小屋里。林维锋在走访中得知后,多次找老毛的几个子女协商,使他们终于同意为老人新建一间小屋。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林维锋不但不嫌老人屋内昏暗潮湿、气味难闻,经常上门陪老人唠嗑,还将因病常年卧床不起的老阿婆背到室外晒太阳,使老阿婆深受感动。为了使老人们老有所乐,林维锋建立《警民文化公约》,帮助村里逐步完善了图书室、活动室、文化宣传橱窗和“小林流动音影室”等文化设施,丰富老人们的文娱生活。他还积极联系政府文化部门和村委,利用农闲之际专门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为老人们送上精美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