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2日讯 “因为村里有这个大型的‘垃圾场’,周边村的人都笑称我们村是垃圾村。这样的‘霉’,真是倒不起。”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道北村村一名村民说,希望这次整治不同于以前的拆违,能彻底整治这个非法的废旧物品回收集散地,改变村里的脏、乱环境。
今年4月下旬,梧田街道慈湖社区管理委员会着手在辖区内开展环境大整治,北村村的这个非法废旧物品集散地是重点整治对象。一个星期前,这个集散地的收购户都收到了一份环境大整治通知书。类似的通知书,几年来他们曾多次收到。2010年开始,瓯海区梧田街道、辖区有关部门及村里曾组织人员先后对这里三次拆违,但简易棚屡拆屡建,收购户依旧在此堆放回收物品,这个非法的废旧物品回收集散地也因此“矗立”十多年不倒。
拆迁整治都是一阵风?
这个大型废旧物品回收集散地位于梧田街道北村村南侧,与温州家具市场隔路相望,南面临河。收购户大多是无证经营,经营场所也属违章简易棚。
4月26日上午,一辆辆满载废铁、废纸板的货车不时进出北村村南面一条小路。这条名为前进路的小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积水最深处10余厘米,是进出该废旧物品回收集散地的必经之路。
沿着小路进去,可以看到路边堆放着大量废旧物品。这里搭建着数十个简易棚,大多用毛竹支撑,有的以泡沫板为墙,废旧品堆积如山,就连河岸也堆放着大量废旧品。
老陈是瑞安人,与妻子在梧田收购废旧纸板已有三年时间,堆放点面积约300平方米。老陈说,这块地是从当地村民手中以每年1万多元的价格租过来的,还算便宜。“看到环境大整治的通告了,不知道往哪搬。”
关于这次整治,来自文成的小彭不当回事。他说,这个集散地形成有十多年了,收购户近百人。以前也被“赶”过几次,但屡拆屡建。“现在,我还不是继续在这收废铁?小彭说。
“租期未到,地的使用权还是我们的吧?”小彭的观点,得到了收购户老董的认可。老董说,只要这块地没有别的用途,拆迁、整治都是一阵风,吹过了就好。
租与不租各有一本账
经了解,这个废旧物品回收集散地占地近百亩。出租者都是北村村的村民,陈育龙和詹新炎也在其中。
“起码有十几年了。”陈育龙说,他家的近两亩地,这十多年都是出租给他人,最早是将这边的农田租给一些菜农。菜农在种菜的同时,也从事废旧品收购。后来,可能种菜效益不好,菜农干脆专门从事废旧品收购,逐渐形成了这么一个集散地。
关于出租带来的效益,村民詹新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1.5亩地靠近路边,一年租金可达3万元,如果种植粮食,一年的收入最多只有数千元。“就算你种,现在的环境也不适合了。”詹新炎曾在自家的半亩地上种植了200棵樟树,但大多无法成活。
这个废旧物品集散地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当地村民也心知肚明。詹新炎说,最明显的影响是脏和乱,村干部曾找他们协商,劝他们不要出租,但如果不出租,他们就没有了这份经济收入。所以,他们只能让承包者注意卫生。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说,几年前曾听说政府要将这片土地征用,如果被征用,他们就可以得到一定补偿,但到现在为止,这事一直不见动静.
整治要做到堵疏结合
市民张先生租用的厂房在北村村南首,紧靠废旧品集散地。张先生说,每天运废品的货车进进出出,道路坑坑洼洼,行人出入不便,厂里运产品出去只能绕远路。此外,大量垃圾堆放导致周边蚊虫特别多。“住在厂里的工人常年挂蚊帐睡觉。”
非法废旧物品回收集散地的长期存在,对当地的影响不仅仅是“脏乱差”。在温州家具市场经营木板生意的李女士说,为客户引路时,她常说:“看到一个大的‘垃圾场’就到了。”市场内众多经营户对这个“垃圾场”意见纷纷,希望当地政府借“祛疤栽花”的契机,把环境整治好,提升温州家具市场周边的环境。
北村村支书詹忠棋说,这个集散地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2010年,区里曾计划将这块地辟为商贸地块,并将其中的60多亩土地由农田转为建设用地。但目前该项工程未开始,土地的使用权仍在村民手里。想要彻底改变北村现在面貌,必须要从解决土地的用途上着手,做到堵疏结合。
记者叶淦卢俊敏
- 一路送报一路情 瓯海景山13名送报员用劳动换笑颜
- 瓯海大道一路高架,畅通了心情,扮靓了城市
- 一人脏换来万家洁 劳模缪文根已和垃圾打了31年交道
- 温州瓯海大道西段高架桥今日通车 不设红绿灯
- 温州瓯海民间金融集聚区“脚本”初次亮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